日本人的笑裡 都有些什麼

初來乍到日本時,首先就面對了日本人的微笑,不,確切的說是微笑服務。這體現在餐廳用餐、商場購物,或者是問路、陌生人應酬等諸方面。日本人的微笑讓人如沐春風,心情舒暢,也就同意了法國畫家雷加梅在其《日本素描旅行》中的認為日本式微笑是「所有禮儀的基礎」之論述,他也同時指出:「生活中不論遇到何種難以承受的悲傷,這種微笑都是不可或缺的」。希臘人記者作家赫恩,也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小泉八雲在一篇文章中,好像也為「日本式微笑」作過推薦和辯護。此二人都是一個世紀前的人物,可見,日本人的微笑早在百年前就已引起了有心人的關注。

來日久了,自然瞭解的也就多了一些,嘗見兩位歐巴桑飲茶聊天,一位述說一位傾聽,說者喋喋不休,聽者則始終滿面微笑,不時點頭應承,那副真誠的微笑,傾心傾聽對方表述的認真面容,曾深深地感染了我。因為她並不一定對對方所敘述的事情感興趣,可那份微笑,那份真誠,卻讓我感到了人和人之間的尊重。我們都有去商場選衣的經驗,無論你試穿多少件,無論你最終是否購買,日本店員那由始至終的微笑、熱忱服務,最後深深鞠躬感謝你光臨的身姿,無不讓我們對日式微笑服務留下深刻印象。我們知道,那是日本人「必須的」職業微笑,可我們感受到的應該說是真誠的職業微笑。

近來,越來越多的人,包括日本人自己,都認為日本人缺少幽默感。日本人向來以認真、勤勉著稱,從反面來看,也就襯托出了不苟言笑。《朝日新聞》的有關「日本人和笑」的國民意識調查結果就顯示,71%的日本人認為日本社會缺乏笑,至於日本人缺乏笑的理由,半數人認為是因為天災和人不幸事件的經常發生所帶來的,還有三成認為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發生了變化致使的,另有兩成認為日本經濟失去活力是主因。不過,以我們外人眼光來看,日本人在對人時未語先微笑,還是主流,也是給我們留下深深印象的。

至於日本人說自己缺乏笑的理由,雖然有道理,但感覺也不是全部,日本民俗學者池田彌三郎就認為:「日本人笑的原點,來自於對神表示的敬意」。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認為日本人在恐怖達到頂點時才笑,畏怖到頂點,就感覺到神的存在。此說聽著雖有點不大靠譜,但畢竟是一說,且由它。

對日本人的笑,雖然評說眾多,但還是發現了一些日本人的真笑。比如偶爾就能看見日本人一個人走路偷著樂,雖然莫名其妙,但看得出,他們那時確確實實實在由衷的笑。也偶見日本人開懷大笑,那就基本是在酒局上了,微醺中,談色談得眉飛色舞兩眼放光,這個時候,你就會看見日本人笑得有多麼開心,多麼真實了,可謂「盡開顏」。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