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夢也想不到「梁祝」是這樣寫成的(圖)


陳歌辛和夫人金嬌麗

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影響力不容置疑,被譽為中國民族交響樂之魂。「梁祝」於1959年首演,陳鋼是曲作者之一,而他的父親陳歌辛當時正被勞改,陳鋼是家中的長子,承受著極大的痛苦。1957年,陳歌辛被打成右派,發配到安徽山溝裡的白茅嶺勞改農場,沒什麼東西吃,瘦得皮包骨頭,從肉體到精神飽受折磨,而他的家人也未能倖免。大兒子陳鋼被冠以「右派孝子賢孫」的罵名,二兒子陳鏗是數學奇才,原來在復旦大學,竟被送到江西去餵豬。幼子陳東年齡尚小,卻沒有一個完整的家庭,女兒陳小麗則終日一語不發,夫人金嬌麗扛起了全部的生活重擔,過著艱辛的、暗無天日的生活。

就是在這種極度艱難的情況下,當時在上海音樂學院的陳鋼卻被學院黨委安排為「新中國」成立十週年獻禮,創作音樂作品。難以想像他當時是以怎樣的心情寫下了這不朽的名篇------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或許正因為遭受了如此的徹骨之痛才得以創作出震撼心靈的聲音,如泣如訴的旋律裡,揉進了陳鋼多少難言的心聲與抗爭。

遠在安徽農場的陳歌辛從廣播裡聽到了「梁祝」,激動萬分,他讓陳鋼盡快將譜子寄給他,陳鋼多麼想將作品送到自己的啟蒙老師——父親的手裡,可是,在那個年代是不能實現的。不僅如此,陳鋼的愛情也在風雨中飄搖,陳鋼與心上人純真的愛情無法衝破世俗的屏障,姑娘的家人一致反對和一個右派的兒子交往,儘管姑娘情深似水,她的家人卻始終不同意。陳鋼忘不了那個漆黑的夜晚,北海公園裡一片寂靜,心碎的陳鋼不得不與他心愛的姑娘訣別。就在這時,公園的廣播喇叭裡竟然飄出了「梁祝」的旋律,此情此景,竟如同梁山伯與祝英臺的訣別,「梁祝」竟成了他初戀的絕響。

老上海的歌仙---陳歌辛

陳鋼的舉世才華與他的父親陳歌辛密不可分。陳歌辛在三四十年代的老上海人人皆知,是著名的音樂人,「夜上海」、「玫瑰玫瑰我愛你」、「薔薇處處開」、「永遠的微笑」、「恭喜恭喜」、「夢中人」等等優美的歌曲,都出自於陳歌辛之手,被譽為「歌仙」。在老上海時期,陳歌辛聲名顯赫,紅歌星周璇所演唱的電影插曲,至少有三分之一由陳歌辛譜曲,姚莉、龔秋霞、李麗華、李香蘭、陳娟娟、白光等著名影視歌星,也都演唱過陳歌辛的許多作品。而且他作品的影響力一直延續至今,鄧麗君、蔡琴、梅艷芳、張惠妹、羅大佑等人,也都在演唱會上唱過陳歌辛的作品,每每唱起都深情款款。陳歌辛一生共寫了二百多首歌曲,其中「玫瑰玫瑰我愛你」還被翻唱成英文歌曲「Rose,Rose,I love you」,流行於世界各地。

年輕的陳歌辛溫文爾雅,英俊瀟灑,儘管生活非常節儉,沒有光鮮亮麗的衣著,但渾身仍然散發著書卷氣質和非凡的才華。在上海任教期間,贏得了一位女學生的愛慕,她叫金嬌麗,是個富家千金,又是學校的校花,然而才子佳人的相互愛慕卻遭來了金嬌麗家人的反對,但金嬌麗不顧父母的阻攔,勇敢的衝破重重障礙,終於與才子老師喜結良緣,開始了共同相伴的音樂人生。此時的陳歌辛不僅對音樂熱衷,而且也是個熱血青年,心系祖國安危。1941年,曾被日本人關押,受盡各種酷刑仍不屈服,終被釋放。這段特殊的經歷卻並未使他消沉,而是更豐富了他的內心,激發出更多的靈感用以創作。1942年的「薔薇處處開」,1943年的「玫瑰玫瑰我愛你」,1944年的「鳳凰于飛」和「不變的心」,1945的「夜上海」都堪稱經典之作。這些看似風花雪月的背後卻暗含隱喻,表達了陳歌辛希望抗日勝利,以及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嚮往。

抗日戰爭勝利後,陳歌辛一家來到香港,繼續著他的創作,這段時間他們一家人生活的非常安逸,其樂融融。可是,之後的一個決定徹底改變了他們的命運。1950年,他應夏衍之邀,放棄了香港較優越的生活,滿懷憧憬和希望重回已是「新中國」的上海,那時的他做夢也沒有想到這一決定注定了他日後悲慘的命運。1957年,陳歌辛被打成右派,發配到安徽山溝裡的白茅嶺勞改農場,1961年,陳歌辛連餓帶病死在了勞改農場。可憐的他,僅僅回國十餘年的時間,一位老上海的「歌仙」就這樣悲慘的長逝於他曾嚮往的「新中國」的土地上。1962年,金嬌麗來到白茅嶺,她帶去了一隻小小的木箱,撿回了陳歌辛206根遺骨。之後,在漫長的歲月裡,伴隨她的只有丈夫留給她的那些歌曲以及兒子陳鋼的「梁祝」,凝聚著陳氏父子對自由美好生活的追尋,終化為美麗的蝴蝶翩翩飛去......

本文留言

作者宮羽扇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