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派」學中文的點滴趣事

為了讓外孫凡凡從小接受正規的中文教育,幾年前,他的父母就在每個週日不辭辛苦地送他去中文學校上課,風雨無阻。因此,外孫的中文在讀、寫、說,三方面都有長足的進展。

凡凡今年就讀高一,學校今年開設中文課,他的成績全班第一,這得益於我的女兒對他的指導和嚴格要求。例如,字要寫得端正,疑難字詞要勤查字典,要對每篇課文內容理解並讀熟,動腦子記生詞等等。另外,外公和爺爺也給凡凡買了許多成語故事、童話、神話故事等中文書籍,供他課外閱讀。這些書籍豐富了孩子的想像力,提高了他學習中文的興趣。他自信地說:"回大陸探親,我和親友聊天不成問題。"

但是,凡凡畢竟在全英語的學習環境中長大。在家中講話時,講著講著就冒出一兩句英語,才能把意思講明白。因此,他常會出現用詞不當的笑話,被我們調侃,他很樂意的接受並糾正。例如,一天吃晚飯時,他問媽媽:"你喜歡吃酸嗎?" 大家聽了一頭霧水,他接著說:"今天上中文課,老師講媽媽都喜歡吃酸,回去問問媽媽。"引得大家笑了。媽媽說:"是指吃醋,就是愛妒嫉,不是吃酸。媽媽只愛吃清淡的食物。"

爸爸出差去外地,凡凡對爸爸說:"祝你二路平安!" 媽媽笑說:"應該說一路平安",他認為一去一回不是二路嗎? 又錯了。凡凡很正經地問我:"阿婆,孫子和外孫有什麼區別呀?"我愣了一會,只好在稱呼上做文章:"你爸爸的媽媽是你的奶奶,你媽媽的媽媽是你的外婆,你就是阿婆的外孫,你也就是你奶奶的孫子。"他似懂非懂的說:"美國人沒有區別,統稱爺爺,奶奶,孫子,孫女。為什麼?"國情有異,不去深究啦!

凡凡經常陪阿婆去超市買報,他說:"這報紙是阿婆的好朋友,每日必讀。老是看你投稿,沒有回信,你不生氣嗎?"我說:"寫稿、投稿是學習,生什麼氣呀?"他拿著報紙掂份量說:"今天的報紙很瘦,週末的報紙很肥。" 我開心的笑著說:"週末新聞多,所以報紙厚一些。應該講薄而非瘦,講厚而非肥。"他聽後恍然大悟。

還有好多的趣事,不再多表。凡凡說:"阿婆盡講我的糗事。今後,我會更努力學好中文的。"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