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從現在開始,我們只維持金錢關係嘛,以後長大了,我會把錢從賬戶上轉給你……」
母子成了「甲方乙方」
拿著兒子這封信,陳郝是又氣又急,氣的是兒子說的「金錢關係」,但更急的是,她搞不懂兒子為啥會有這樣古怪的想法。
「我上個星期天下午回家時,就看到這封信了,上面儘管署名媽媽收,但我沒想到就在一套房子裡住著的兒子居然會給我寫信。」陳郝說,打開這封信後,她看愣了,上面寫著:「媽媽,從現在開始,我們只維持金錢關係嘛,以後長大了,我會把錢從賬戶上轉給你……」
在這封「絕交信」中,兒子要求媽媽做甲方,自己則是乙方,甲方的責任是把他撫養成人,而作為乙方的兒子,他的責任就是在長大成人後分期償還父母養育他的所有費用。
「你一直想把我變醜」
「我和他爸反覆讀了這封信,感覺不到有啥火藥味,也不像是氣話,通篇都說得很平靜,這才叫我們擔心。」陳郝說,隨後,他跟丈夫找來了兒子,本想好好聊一下,但兒子卻不肯,「他一直說,他和我們之間的關係就是金錢關係,我不是他媽媽了,以後也別管他了。」
夫妻倆急了,趕緊回想最近與兒子的相處,但想了半天,兩人對待正在念高一的兒子都是處處小心,「平時重話都不得說一句,最近的衝突倒是有一次,但都是些小事情。」
不過正是陳郝口中的小事情,被醫生稱為兒子寫下絕交信的導火索。陳郝說,最近她發現兒子彬彬(化名)的成績下滑得很快,後來一問,原來孩子近視,高個的他,坐在教室後面看不清楚黑板。於是,上週六,媽媽帶兒子去眼鏡店,挑了一副黑框眼鏡。彬彬對此非常抗拒,「他說不想戴框架眼鏡,想要一副隱形眼鏡。」可配鏡員告訴她,孩子沒成年,最好不戴隱形眼鏡。
最終,在陳郝的堅持下,還是給彬彬買了這副黑框眼鏡。「當時在眼鏡店裡,彬彬就試了一下,還問我他戴眼鏡好看不。」陳郝記得,自己當時只笑嘻嘻地給彬彬說了句好看,結果沒想到彬彬的反應卻非常強烈:「你好虛偽!我明明戴起眼鏡很醜,你一直就想把我變醜!」彬彬說完扭頭就走,陳郝愣了小半天後,才連忙上前去追趕。
兒子不和媽媽說話了
母子倆回到家後,陳郝想到要盡快糾正兒子這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我給他說不要把自己的美醜看得很重,只要成績好,找個好工作,美醜都不重要……」沒想到,這話還沒說完,「砰」的一聲,兒子暴跳如雷地衝回了自己的房間,猛地一下關了門。
「從小你就不愛我,你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把我變醜。初中你就讓我矯正牙齒,在牙齒上弄鋼圈。高中你又讓我戴眼鏡,你就是一門心思讓我變醜。」見陳郝在外面敲門,兒子一邊哭著一邊大吼。
當晚,彬彬整晚把自己反鎖在房間裡,第二天一大早,這封「絕交信」就擺在了陳郝的枕頭邊。「我當時以為說的氣話,過幾天氣消了就好了。」但讓陳郝沒想到的是,兒子自從交完信後,就一直沒喊過她媽,也不和她說一句話。
察覺問題嚴重了,昨天,陳郝只能把兒子帶到西南醫院臨床心理科,讓心理醫生幫忙想想辦法。
「信在這兒,你看嘛!這就是兒子長到16歲,第一次給我寫的信,我居然變成‘甲方’了!」昨天上午,在西南醫院心理科,家住江北區的陳郝(化名)說起兒子就氣不打一處來。這封兒子放在她枕頭邊的信中,這樣寫道:媽媽,從現在開始,我們只維持金錢關係嘛,以後長大了,我會把錢從賬戶上轉給你……
跟心理科專家何梅聊了半天,陳女士還是沒有想通,一副黑框眼鏡怎麼成了兒子跟她「絕交」的導火索。
這孩子從小就有心結
「我跟孩子聊了很久,這個16歲孩子的行為儘管有點反常,但他的怪異脾氣並不是一天形成的。」心理科醫生何梅告訴重慶晨報記者,彬彬一再對醫生提到一個問題,小學時,他一直被大孩子欺負,而此時,母親並沒有發現兒子的變化,只是一味要求兒子要好好學習。
「那時候,彬彬覺得很無助,認為天天說愛自己的母親,其實並不愛自己,沒有及時發現自己的痛苦。」何梅表示,要解開兒子對母親的心結,只能從小學時候受欺負的問題開始,進行心理治療。
何梅醫生表示,通過對很多案例的總結,發現與子女關係出現裂痕的父母,其實平時都很疼愛自己的孩子,只是他們用錯了方式,「與子女相處時,最好是搞清楚,孩子到底需要什麼,而不是盲目地給子女什麼。」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母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