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四種不可思議

中國是文化、習俗、慣例等「軟因素」濃厚的社會,它們滲透到幾乎每一個人的血液裡。我想把眼裡不可思議的中國人的四種「lifestyle」(生活方式)作為我對2010年的盤點。當然,以下描述都是相對的,不是所有中國人都那樣。

其一是中國人的「送禮」文化始終不能讓我接受。比如,每年的中秋節,中國人以互相贈送月餅的形式慶祝節日。中秋節對中國人很重要,送禮則為社交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問題是,大家「亂送亂收」實在誇張,讓我這個真正希望體驗中國傳統美德的老外感受不到什麼節日氛圍,發現的反而是中國人的物質與拜金主義--「亂送亂收」已經遠遠超出了「祝福節日」或「講究傳統」的範疇。我懷疑,大量、無序互送,能消化得了嗎?如果只是深化關係,甚至行賄謀事,就不要濫用節日了,一是對寶貴資源的嚴重浪費,二是對傳統節日的嚴重失禮,三是對國家形象的嚴重損害。

我來到中國之後另一個最感到驚訝的現象,就是中國人為何不知道自己屬於哪一個「血型」。在閒聊中,日本人習慣問血型,中國的年輕人好像習慣問星座。實際上,一個人不知道自己血型很成問題。假設,突然遭到車禍怎麼辦?你很有可能有必要迅速輸血,記住血型有點像防災意識,大家最好立刻弄清自己血型的歸屬。這得是「常識」,免得到時候再在病床上檢查。

我還經常跟在中國做生意、與中國人有交往的老外相互抱怨:中國人為何不回電子郵件,或回得那麼慢?我已失去耐心與中國人用電郵溝通了。只好打電話、MSN或直接見面談,否則做不了事、做不成事。是中國人沒有電郵溝通的習慣,聽不到對方聲音、看不到對方臉就會覺得「不靠譜」嗎?其實,電郵既能節省電話費以及出門見面的成本,也能沉澱下來整理思路後給出答覆,反而能提高辦事的效率和成功率。我也擔心,一旦離開中國,還能不能維持中國的「人脈」。因為,回了國或到了海外,恐怕只能用電郵了。

另外,我在日本從小有一種感覺,最能讓自己放鬆的地方是廁所。到中國後,就徹底不放鬆了。中國為何有那麼多沒裝手紙的廁所?中國的廁所為何那麼髒?普通話還叫「衛生間」呢。酒店、高級寫字樓還可以,但許多普通大廈、超市、商店公廁沒有手紙,其環境也只能用「糟糕」一字來形容。我剛來北京時就嚇了一跳,後來弄清了中國許多地方需要自己帶手紙。我想,應該也存在下水道等技術問題,不能直接把手紙扔到馬桶裡,以免堵塞。(摘自《看天下》2011年第1期)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