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學應變 讓孩子輕鬆過關(圖)

(圖片來源:網路截圖)

杜威說:「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真是太對了!一個孩子不論平日功課多麼好,若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或是平常沒有聽過大人講述社會的各種情況,那麼事情突然發生時,還是會措手不及,反應不過來。

一個朋友跟我說,她念高二的兒子,有一天在捷運上看到一位太太拎著傘和大包小包的東西下車,不小心把皮包遺留在坐位上了。這孩子起初沒注意到,是發現大家都往同一個方向看,他也轉頭一看,才看到坐位上有一個皮包,原來就是剛剛從他身旁擠過去的那位太太的,但列車已經開動,來不及叫她回來。

他知道他應該把皮包拿起來,交給列車長或捷運的失物招領站,但是他穿著制服,繡著學號,害怕別人誤以為他要這個皮包,所以不敢行動。結果一個女人很快的擠過去坐下,把那皮包往她背後一推,假裝不知道椅子上有皮包,再過兩站,無人出聲時,那個女人就拿起皮包下車了。

這個孩子非常懊惱,覺得他做錯事了,回家去跟母親說。朋友打電話跟我說:「你說得對,任何事情只要不是本能,都得教。」
 
她教兒子:「你要先大聲說:‘哎呀!那位太太忘記她的皮包了,各位,有誰願意跟我一起把它交給站務員呢?’

「你把皮包拿在手上,免得被壞人拿去,然後徵詢別人的意見,表示你不是要據為己有。到了下一站,就下車找站務員,和他一起把東西交到失物招領處。你又沒做壞事,穿著制服有什麼關係?」

「大聲說明你的意圖,別人不會懷疑你;就算懷疑你,在看到你真的有找站務員也就釋懷了。你這樣做,那位太太才有機會拿回她的皮包。」的確,正確的處理方式不是每個人馬上就會想到的,孩子需要多聽、多看。

我們的孩子很單純,每天關在學校裡讀書,對人情世故的反應遠不及美國同年齡的孩子,所以一出社會很容易受騙。美國賓州大學家醫科的薩克斯醫生,一直提倡讓孩子寒暑假和長輩一起住,讓他們聽一些前人的經驗,並鼓勵父母參加感恩節、耶誕節的家族聚會。

薩克斯醫生說,孩子可以從大人的談話中,學習到在書本上所學不到的人生經驗。我自己就受過這個好處,小時候聽我母親講她逃難的經驗,使我懂得避開可疑的人,出門遠行也都能安全回來。

老師也可以在班上討論社會版的新聞,教導孩子碰到那種情形時該怎麼反應。例如有一次,一個穿短裙的女生被坐在她旁邊的色狼性騷擾。那個男的一直靠向女生,手伸過去摸女生的大腿,女生一邊拚命拉長裙子,一邊躲。這時,有個高中男生拍拍女生的肩膀,叫她站起來讓他坐。這個可愛的男生坐下來後就翹起腳來,把褲管卷高,露出瘦如鳥腳的小腿,大聲說:「要摸快摸,讓你摸個夠!」全車的人都爆笑出來。那個色狼就匆忙的在下一站下車了。

老師要教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女生最好趕快站起來,走到公車司機旁邊,遠離壞人;男生則要像這個高中生一樣見義勇為。我們要讓孩子知道,社會正義的維護是所有公民的責任,今天讓這個色狼得逞,明天他就可能危害你的姐妹。

知識永遠不嫌多,盡量增廣學生的見聞,多一分知識,就多一分保護。

本文留言

作者洪蘭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