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何對付「三公消費」?

中國公費旅遊、公費吃喝、公車私用被稱為三公消費,有研究員披露,其數額每年超過九千億元,越來越引起民眾的不滿和反感。官方新華網近日推出一篇文章,探討香港特區政府如何管制三公消費,似有借鑒意味。不過有專家評論說,在中國大陸現行體制下不可能借鑒香港經驗限制三公消費。

在中國三公消費的官方說法是:公務車輛使用、公務招待費,以及公費出國考察的消費。中國全國三公消費的規模,按照中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官員王錫鋅去年的披露,每年大約有九千億元人民幣。官方新華網日前發表題為《公款吃喝門都沒有:香港如何圍堵三公消費》的報導,舉例說,香港十七萬公務員,大約有六千七百多輛公務用車,什麼人做什麼事情可以使用公車,有明文的規定,對最高行政長官的出訪,也有明確的預算規定,政府部門的辦公費用,辦公室大小等等,不但有明確規定,還要經過審計部門的認真審計,並且必須公諸於眾,媒體和公眾都享有知情權。

原廣東省政協委員,現在旅居美國的高大維教授就此表示,中國官方的審計部門,很難對政府部門和公立企事業單位進行有效的審計監督:

「你要知道國家審計署有一條,政治上要服從當地黨委的領導。那就是說你不能亂來,你不能隨便想去查哪個就查哪個。我有個朋友是在廣州的國家審計署,良心受不了,發的紅包他就不要,結果在他單位裡面引起了同事的公憤。而且說‘你不缺錢,我們缺錢,你不要攪了我們的好事’。後來他被壓得不得不要,要了以後他又給寄回去,結果被審計的部門不知道出了什麼事,登門拜訪,搞得他簡直是狼狽不堪。專門重點把他作為公關對象。」

在美國,三公消費也有明確的管理制度。南卡羅拉納州管理學教授謝田,以前曾在費城的一所私立大學任教,他說,公立大學因為是公費支出,財務管理比私立大學要嚴格得多:

「原來那個學校是私立學校就比較松一點。像現在我們這個公立學校的話限制就比較多了。州立的大學嘛,大學系統實際上是南卡州政府下面所有的僱員都是同樣的標準。出去旅行的話飛機票是報銷的、旅館是全報銷的,但吃飯每天也就是35塊錢。收禮是不可以的。你超過35塊錢你就要丟掉烏紗帽的。其他那些它每一個都有限制。它有一些嚴格的報銷規定。開私家自己的汽車去另外一個城市的話,每英里4毛錢、5毛錢來報銷,非常嚴格的。」

中國在制度設計上,中國比香港有更多的監督部門,除了審計部門之外,還有監察局、反貪局、共產黨紀律檢查委員會等。但是高教授表示,事實證明,中國的這些黨政監督部門對黨政機關的開支都沒有實際的監督作用:

「所以說你這個審計部門在這個圈子裡面不能夠像美國那個司法獨立,你一個審計部門是國家指定、國家任命、國家安排、上級領導指定的。它本身就是系統裡面的。你還不要說公檢法都沒有辦法獨立運作。你何況一個小小的一個審計部門、一個紀委,本身都是黑老大控制的。他們現在把黨委書記說成是黑老大。你要不聽話幾分鐘就把你搞下來了。」

中國一些媒體評論說,治理三公消費其實不難,只要把預算和平常消費的情況向社會公開,讓媒體知道,就可以給政府部門帶來很大的壓力。新華網發表的報導說,中國國務院最近召開常務會議,決定壓縮中央部門的「三公」經費預算,財政部官員也表示,將會公開中央部門的三公預算。

高教授說,廣東的幾家媒體常年對黨政機關進行監督報導,結果,媒體管理層和編輯人員屢次受到整肅,顯示出中國的媒體難以發揮輿論監督作用。謝教授認為,因為政治體制不同,中國大陸很難參照香港特區政府的做法,中國的三公消費支出越來越龐大,根本問題是體制的問題:

「反貪局也好、紀委也好、監察局也好都是在市長之下或者市委書記之下,你就沒辦法。一般問題涉及到上麵人的話,那監督就無效了。而上面的人如果想去包庇他下面的任何一個人的話,他就可以自己擺平。就可以讓那個公檢法不起作用。」

目前,全球發達國家有很多行之有效的監督官員濫用權力的制度和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是: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相互監督;政府資訊公開透明,允許媒體和社會輿論監督批評。而這些,謝教授認為,都是中國領導層最不願實行的。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