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鏟P檔」、「尼瑪」成咆哮流行語 (圖)


近來,中文網路出現了「咆哮體」,更有人製作出咆哮體轉換器供網友們咆哮泄憤。

【看中國記者甄貞綜合報導】網際網路的出現衝擊著傳統正規語言和文字的表達方式。在中國,網路語言的變化尤為突出。近來,中文網路出現了一種有很多驚嘆號的文體「咆哮體」,更有人製作出咆哮體轉換器供網友們咆哮泄憤。

「有木有」、「尼瑪」、「傷不起」、「鏟P檔」等詞語加上滿眼的連續感嘆號,構成了近日在微博上流行的「咆哮體」,就連天後王菲也加了進來。國內《遼瀋晚報》不久前曾以《濟源雙匯十八道檢驗!!!!我呸!!!!》作為頭版頭條標題。十一個字的標題,就用了八個驚嘆號,被認為是咆哮體正式登上媒體之始。

自由亞洲電臺亦報導,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章第一條第一句話置入咆哮體生成器,結果出現了「以泥馬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有木有!!!!親!!!!!!!!!!!!!!!」,其中包含了十九個驚嘆號。而這種文體,時下網路正流行。

《一週語文》專欄作家黃集偉常年關注網路流行語,他表示,大約在一兩週前開始注意到咆哮體這種語言現象。黃集偉說:「如今信息膨脹、淤了,在信息大量聚集之後,就轉為表達,咆哮體以及其它流行網路文體都成為了人們尋找到的表達方式。」談及咆哮體,黃集偉認為還和人們的情緒有關,人們發現這個世界其實有很多不完美的事情,但是面對這些事時,公眾其實是無力的,人們情緒鬱悶,轉為咆哮體。

正在臺灣東華大學當交換生的李青說,自己最早注意到咆哮體是在豆瓣上發現各種友鄰推薦裡常被使用,還有像《銀魂》等動畫裡也有這樣的句式,「後來發現真的很發泄啊,‘尼瑪’什麼的句式,看了就很霸氣、很過癮,有一種奇怪的喜感和調侃。」

前美國電子雜誌大參考主編李洪寬解釋說,雖然網際網路在全球對各種語言都有衝擊,但中國的情況有其特別之處,與中共官方對網路信息管控非常嚴格、會被過濾的敏感詞非常多等特殊環境有關係,「過去更多的是用於躲避網上的審查。好多字被中宣部定成了敏感詞。老百姓用這個詞的時候就通不過、發不出來。所以他就故意用一些錯別字可以躲過去,就寫了這種軟體,把一些不相關的東西弄得搞笑,成了搞笑的一種文體了。這個是因為網上的敏感詞造成的。敏感詞太多了,這是實行網上言論管制的一個後遺症。」

本文留言

作者甄貞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