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茉莉花?北大輔導「黑十類」學生

北京大學將在今年5月全校推廣實施對「重點學生」進行「學業會商」(加強輔導)的制度,包括學業困難、思想偏激等十類學生將被納入會商範圍。其中對於「思想偏激」學生進行會商,引起不少北大學生的質疑。香港東方日報報導,不少學生怒斥,校方是要趕絕提出「另類聲音」的學生,打壓異議者。另有網民推測可能與茉莉花集會有關,以防茉莉花在校園開花。

5月起將「學業會商」

北京大學學生工作部網站透露,「會商」制度最早於去年11月開始在醫學院、元培學院進行試點,將於今年5月起在全校推行,需要「會商」的「重點學生」包括思想偏激等十類學生。

新制惹來不少學生狂批,質疑是打壓思想自由的工具。有網民慨嘆,北大將成為溫順綿羊的生產基地,譏諷「北大」變成「閹大」。香港媒體指出,有北大學生在微博上諷稱這是「黑十類」(文革時代有所謂「黑五類」,意即地主、富農、反動派、壞分子和右派)。

本報系聯合報報導,也有北大學生表示支持會商「思想偏激」的學生,認為「有些學生太囂張,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詆毀北大,應該將他們送到瘋人院去。」但更多學生認為不應將「思想偏激學生」納入會商範圍。

來自法學院的研究生小楊則認為,北大以「兼容並包、思想自由」聞名,會商「思想偏激」的學生很容易讓人產生「校方禁錮北大學生思想」的理解。

不滿食堂漲價恐惹禍

報導指出,對此,北大學工部副部長查晶表示,會商工作以關注學業困難、多次不及格的學生為主,主要是瞭解他們學業困難的原因,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同時會商工作也會關注一些思想偏激的學生,主要是因為有一些學生經常誇大學校工作的一些細微漏洞,「比如動不動因為食堂飯菜漲兩毛錢就批評學校。」

北大新例在學生中引發爭議。在新浪微博上,「風入荷」說,曾在北大的陳獨秀、李大釗當年思想、甚至行為都很偏激,不知當時的北大校長蔡元培是否有找他們「會商」?「笨笨和他的圍脖」則說,堂堂北大居然連出幾個挑剔食堂漲價的學生都不能容忍,「不如你們改名叫北京黨校吧。」

德國之聲引述北大經濟學教授夏業良說,現時校方對學生的管控是「史上最嚴」,應該是緣於目前的中國緊張形勢,「這次會商制度中提出‘思想偏激’是一種警示,如果學生們出現參與一些事件的苗頭,就會被當作敵人一樣來打擊。」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