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對「茉莉花」聚會呼籲反應激烈
在中國北京和上海等城市的市中心出現由「茉莉花」聚會呼籲引發的外國記者與警察之間的衝突之後,中國官方的《環球時報》連續發表社評,強調防控「街頭政治」。
《環球時報》星期二(3月8日)發表的社評說,中國社會經受不起開放「街頭政治」,因此要對它依法預防,依法控制,但同時還要讓公眾瞭解這一過程,讓它逐漸成為中國社會生活不值得大驚小怪的一部分。
這家報紙在此前一天就同一話題發表的社評則說,中國行政當局對這一問題的思路是:「從一開始就制止,不讓其擴大。」
這篇題為「中國對動盪的記憶已經夠了」的社評說,對當局的這種做法,「中國社會從總體上是支持的」,「大家默默期盼政府能制止住各種危險苗頭,措施‘堅決些’。」
「大驚小怪」
但是讀者注意到,《環球時報》在星期二題為「防控‘街頭政治’,不值得大驚小怪」的社評中更多地強調了如何做到不「大驚小怪」的問題。
文章說,「我們要接受中國不是所有人都說好的國家,我們用不著向誰展示這個國家從來就沒有反對者,展示了也沒有人相信。」
「執政者只需要認真發展經濟和民生事業,加強法治建設,國家的凝聚力就堅不可摧,制止少數人的‘街頭政治’,就會‘很正常’,得到大多數人‘同樣正常’的支持」。
觀察家指出,從過去幾個星期中國動用大批警力嚴防「茉莉花」聚會的情況來看,中國政府對任何可能出現的動盪都極為敏感,要想按照社評的建議讓公眾瞭解事件的過程,做到不「大驚小怪」,可能是非常困難的。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