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鮮為人知的「毛遂自刎」(圖)

 2011-02-21 19:5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在中國歷史上,毛遂是出了大名的。一位普通的門客,憑藉自信和勇氣,憑藉膽識和智慧,自薦出使楚國,促成了楚、趙合縱,同時也得到了「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的美譽,這就是「毛遂自薦」。但是毛遂之死卻算的上一個悲劇。據史料記載:由於毛遂促成了楚國與趙國的「合縱抗秦」大計,挫敗了秦軍的侵犯,從而得到了平原君的特別賞識。在「毛遂自薦」的第二年,燕軍派大將軍粟腹領兵大舉進犯趙國,由於平原君沒有意識到毛遂只是個外交人才,而非統率千軍的將才,便力舉毛遂統帥大軍前去禦敵。結果昌都一戰趙軍被燕軍殺得片甲不留。毛遂面對一敗塗地的慘狀,羞憤萬分,自刎身亡。這就是歷史上鮮為人知的毛遂自刎。

從「毛遂自薦」的輝煌到「毛遂自刎」的淒慘,短短一年,毛遂從人生的頂峰墜落低谷,乃至殞命,這不能不讓人嗟嘆。

這種落差帶給我們的思考是不能停止的。我們得辯證地看待這種落差。從讀史明理的角度看,毛遂自薦最少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一個人要善於發現自己的長處,並要適時表現。毛遂在平原君那裡當了三年食客,才不顯,能不露,根本沒有引起平原君的注意,但是他很清楚自己的才能。當秦國圍攻趙國,平原君力挑說客時,他主動推薦自己,並最終依靠自己雄辯的口才說服楚王聯趙結盟,共同抗秦。一個人的才能並不是到哪裡都能得到賞識的,因為「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即使有伯樂,千里馬也須常「嘶鳴」。適時發現自己擁有的才能,並像毛遂一樣抓住機遇,展現自我。當然,毛遂自刎也是有啟示的:一個人要學會拒絕。當毛遂得知趙王要他帶兵打仗時,他是拒絕的,因為他深知自己有雄辯之才而無將帥之能,但他終究沒有推脫。對於我們,一個自己才能無法達到的目標,要學會拒絕;一個自己無法解決的難題,要學會請教;一個自己無法解決的困難,要學會求助。從哲學的觀點來講,就是要真正看到自我本質,要務實去虛,能就是能、不能就是不能。

從軍事戰略上也能得出兩點啟示:一是毛遂的「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強調的是某一方面的優勢對全局的極其重要的掌控作用。這就要求我們的軍事戰略在某一方面造勢,用突出的某一方面核心戰鬥力威懾敵方,達到軍事目的;其二,毛遂這個雄辯的外交家在使用上的錯位導致一敗塗地的結果告訴我們,一個真正的軍事家,與其雄辯的口才並無多大關係,他需要有高度的戰略眼光與嫻熟的指揮技巧。換個角度來說,軍事人才,當然也不僅僅是軍事人才的使用,必須著眼於其具備某一方面的能力素質,否則,無異於是對人才的扼殺。

来源:TOM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