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假期突顯中國民工潮轉向(圖)


2011年1月24日,廣東東莞火車東站外的農民工。REUTERS

中國的火車站和機場人潮滾滾。在千百萬踏上返鄉過年行程的打工者中,很多人都打算年後不再回來了。

在過去一年裡,中國沿海製造業重地爆發勞工風波,導致一些企業把工廠遷至勞工成本更低的內陸地區,或者乾脆遷出中國。

例如,高端皮具品牌Coach本週就表示,將逐漸削減在中國的手袋和錢包生產規模,將生產基地轉移至越南和印度等成本更低的國家。

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有越來越多的外來打工者想在春節後留在農村老家。有些人則會跟隨公司遷移的腳步,轉戰內陸地區。

在廣東東莞火車東站如潮的人流中,一名來自江西的打工者何英康(音)說:「我不會回來了。我想在更靠近老家的地方找個工廠工作。」

「那的環境更好,更清潔……我認識的很多人都考慮這樣做。這裡什麽都很貴。」

以往從內陸流向沿海、似乎源源不絕的民工潮正在退卻。一些前往內陸地區的招工人員經常空手而歸。

珠三角地區的一些中小型本土企業擔心,新一輪的工資和成本上升可能會把他們擠出市場。

本月,廣東省宣布,將廣州等地區的最低工資標準提高大約20%。而3月1日新政策實施後,廣州最低工資將以每月1,300元名列全國之首。

工資上漲對於勞工來說是把雙刃劍,因為他們現在已經面臨工資和物價螺旋式上升的局面。這也可能加快勞工向內地遷移的步伐,加劇勞動力市場的不平衡。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