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何以在2010年被打回原形??

如果瞭解到中美關係在過去一年中全面惡化的嚴峻形勢,就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那就是,胡錦濤主席即將展開的訪美行程,已經不是什麼簡單的「破冰之旅」,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我們今天的話題就從這裡說起。

持制裁伊朗,以及採取靈活的匯率機制等等,但中國方面對於這些問題的回答,則無一例外的都是「不」。對此,西方輿論普遍認為,歐巴馬的第一次訪華就碰上了一個更願意對美國說「不」的中國,而歐巴馬的謙卑態度換來的只是中國的強硬立場與不合作。

到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中美關係就已經開始劍拔弩張了。對此,網友Kmtwb的點評說:在這次氣候大會上,中美作為世界上兩個排放大國,在很多問題上,雙方都有不少相似或共同的利益。原本中國在自己的非核心利益方面,應該盡量照顧到美國的利益和面子,以便化解雙方的敵意。但中國在這次會議上卻表現得十分高調,儼然成為了發展中國家的代言人,處處帶頭和西方國家抗衡,搞得歐巴馬總統十分尷尬。

儲昭根的文章又說:去年5月底,在經歷了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短暫回暖之後,中美關係很快又因為「天安艦」事件而再次出現緊張。不僅如此,中方更是出於對美國此前的對臺軍售不滿,而公開拒絕了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原定6月初的北京之行。至此,可以說,中國與歐巴馬政府中的所有強勢人物均進行了前所未有的交鋒與鬥爭,也得罪光了歐巴馬政府的所有重要人物,從此便再也沒有人主張對華友善和低調了。

儲昭根文章說:歐巴馬是首位在上任第一年便訪問北京,被稱為是歷屆中「對華最友好」的美國總統,他上臺後對中國表現出了相當的低調,以及耐心傾聽的誠意和尊重。但為何在其訪華後不到半年的時間裏,中美關係就出現了急劇滑坡,甚至是嚴重倒退呢?我們是否忽略並錯過了美國方面的善意呢?對此,美國著名國際關係學者約瑟夫.奈當時就曾強調指出,是中國方面「誤解」了美國的善意,將美方的一些主動姿態統統看成了是由於金融危機所導致的美國國力衰退。他還引述美方一位負責美中關係高級官員的話說,「過去,我們盡量替中方考慮,但是我們每次這麼做,都會被他們看作是軟弱的表現,所以我們不得不轉而採取強硬的方式方法」。儲昭根的文章最後感慨道,由此可見,中國在處理中美關係時,對雙方的真實實力對比,因為美方的低調而產生了錯覺,甚至忘乎所以,這是非常遺憾的事情。

有分析人士認為,在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中,美國和歐洲至今仍陷於其中而無法自拔。反觀中國,卻率先擺脫了危機,並在和美歐以及日本等老牌發達國家實力的此消彼長之間,成為了世界第二經濟大國,這讓一些中國人開始有點洋洋自得和自我膨脹起來。中選網上作者Kmtwb的文章說:隨著中國經濟和軍事實力的不斷增長,人們突然發現,中國的戰略環境不但沒有隨之改善,反而隨著美國的「重返亞洲」戰略,而陷入了極度孤立之中。究其原因,這和中國遲遲不能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密切相關。儘管中國一再宣揚不同政治制度的國家也可以發展友好合作關係,但一國外交只是其內政的某種延伸而已,中國目前一些僵化的政治理念和粗暴施政手段也必然會反映到其對外交往中。因此,只要什麼「絕不搞西方那一套」的既定方針不變,中國便很難真正融入國際社會,在世界舞台上也只能是越來越孤掌難鳴。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