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無法為自己的身體作選擇」(圖)

中國政府為了控制人口,於1980年實行了「計畫生育」政策。今年是中國計畫生育政策實施三十週年。12月21日,位於香港的維權網發布名為「無法為自己的身體作選擇」的報告,呼籲中國政府取消計畫生育政策。

「我無法為自己的身體作選擇」

中國政府為了控制人口的猛增,於1980年正式實行了「計畫生育」政策。今年是中國計畫生育政策實施三十週年。12月21日,位於香港的維權網發布名為「我無法為自己的身體作選擇」的報告,呼籲中國政府取消計畫生育政策。

「計畫生育政策是鼓勵對婦女使用暴力的一種方式」

在「我無法為自己的身體作選擇」的報告中說,計畫生育政策不僅規定一對夫婦只允許有一個孩子,而且硬性規定人們的節育辦法,如強迫結紮、放避孕環、施行絕育手術及強迫墮胎等,這是一種無人權的表現,嚴重侵犯了中國公民的生育權利。

維權網(Chinese Human Rights Defenders)這份報告中說:「計畫生育政策是鼓勵對婦女使用暴力的一種方式」。報告指出,問題的關鍵在於,中國政府常常通過暴力、脅迫、虐待的方式來貫徹計畫生育政策。報告中列舉了一些有關案例,例如湖南省瀏陽市一名未婚先育的21歲姑娘劉丹(音譯),因沒達到結婚年齡,而被政府強迫墮胎,致母子雙雙付出生命代價。還有23歲的安徽合肥市肥東縣人李紅梅,在生育第一胎女嬰僅24天就連孩子一起被近20名鄉鎮計生幹部及其他官員綁架至雙鳳醫院,李紅梅被做了絕育手術。她提出起訴,而這起計畫生育案最終被法院「暫時」不立案。

計畫生育成為政府攏金的一種手段

另外,報告還指出該政策在全國的貫徹是極為不平衡的,各省市採取的計畫生育政策互不相同,比如有些地區強迫婦女終止第二胎的生育,而有些地區則被要求支付罰款。而這筆巨額罰款,一般家庭都難以支付。比如湖南省醴陵市2010年7月至9月,在該市掀起了一場以徵收社會撫養費為重點、以整治生育秩序為目的的計畫生育工作高潮,共徵收社會撫養費1209萬餘元。而在安徽省約80%的計畫生育罰款被用於資助辦公室改建,官員的獎金,養老金及支付工作人員的加班費。

取消計畫生育政策,符合國際人權標準

由於中國長期以來實行計畫生育政策,已經導致了中國社會兩性之間的嚴重失衡以及人口老齡化的加劇。維權網通過此報告再次呼籲中國政府取消計畫生育政策,從而維護中國公民的權利,維護婦女權益,消除婦女在社會地位上的歧視,只有這樣才符合國際人權標準。此外,維權網在此還希望中國政府盡快向聯合國研究婦女問題的特派員發出邀請訪問中國。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