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一釘一鉚的百年木橋——三江程陽風雨橋(圖)

侗族歷史悠久,文化古樸燦爛,民族風情濃郁。侗族的寨子,別具一格,與眾不同。大多數的侗寨修在河溪兩旁,跨水而居,因此,凡侗族人聚居中地區,有河必有橋,橋上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風雨,故稱風雨橋。 

位於廣西北部與湘黔兩相接的三江,是以侗寨族為主體的民族自治縣。侗族佔全縣人口54%以上。三江縣城,本身非常普通,無甚特殊之處,絕妙的景致是在縣城附近的侗寨;而最負盛名,使得三江縣聞名中外的,是坐落在三江縣城古宜鎮北面20公里砟林溪馬安寨林溪河上的程陽橋。

程陽橋又叫永濟橋、盤龍橋,建於1916年,是侗寨風雨橋的代表作,是目前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風雨橋,是侗鄉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木建築中的藝術珍品。

這座橫跨林溪河的木石結構大橋,有5個石砌大墩,橋面架杉木,鋪木板,橋長64.4米,寬3.4米,高10.6米,橋的兩旁鑲著欄杆,好似一條長廊;橋中有5個多角塔形亭子,飛檐高翹,猶如羽翼舒展;橋的壁柱、瓦檐、彫花刻畫,富麗堂皇。整座橋雄偉壯觀,氣象渾厚,彷彿一道燦爛的彩虹。

它的建築驚人之處在於整座橋樑不用一釘一鉚,大小條木,鑿木相吻,以榫銜接。全部結構,斜穿直套,縱橫交錯,卻一絲不差。橋上兩旁還設有長凳供人憩息。遊人坐在凳上向遠處放眼,只見林溪河蜿蜒而來,橋的兩邊,茶林滿坡,翠木簇擁;田園耕地,農夫勞作;河邊水庫,緩轉灌溉。

1965年郭沫若到此一遊,興奮之餘,不但為程陽橋題名,而且還賦詩盛讚:「艷說林溪風雨橋,橋長廿丈四尋高。重瓴聯閣怡神巧,列砥橫流入望遙。竹木一身堅勝鐵,茶林萬載茁新苗。何時得上三江道 ,學把犁鋤事體勞。」詩和橋名均刻成碑立於橋頭。

奇特精巧的風雨橋,高大雄偉的鼓樓,別具風格的民居,映著青山綠水,組成了一幅幅秀麗的風俗畫卷。程陽不僅以風雨橋而聞名中外,程陽八寨的風景是濃縮了侗族文化的精華。在程陽橋旁的山坡上可以看到,一架架巨大的水車的慢慢轉動,車水之聲不絕於耳;不遠處的侗家吊腳樓依山傍水,鱗次櫛比,連成一片,層層而上,難怪懂得人文旅遊真諦的老外來到程陽,往往一住就是三五幾天,甚至十天個把月,慢慢觀察體會侗家人的生活習俗,探究侗族民間文化的存在。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