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海外 入鄉隨俗

我們讀書的時候,班上有一個男生,突然一夜之間皮膚變白了,那個時候,電視上常常播增白粉蜜的廣告,於是大家就給他取了個大寶的綽號。

我後來在北京工作,冬天空氣乾燥,面對林林總總的化妝品,對於一個缺乏相應知識的人來說,比讀佛經還難。相對來說,大寶還算混了個臉兒熟,就把它買回了家。

真是很好用,我的皮膚總是有點大病初癒的病態色,擦了大寶之後,臉色立刻變得白晰,再添一抹口紅,兩腮似乎立刻就反射出了粉色,看起來精神多了。

這麼好的東西,我很奇怪武漢怎麼不流行?於是放假的時候,我除了自己的帶回去繼續用,還幫女友帶了一些。

武漢的天氣很潮濕,冬天的雨多而冷,臉上不下雨也感覺濕搭搭的。在北京備受我寵愛的大寶,到了武漢後一點作用也不起。相反的,反而有濕膩的感覺,厚厚的遮住毛孔,透不過氣來,於是很自然地棄之不用。

我後來漸漸明白,北方天氣乾燥,於是所有的護膚品上臉後都會迅速凝固,又因為風刮得緊而厲,所以厚一點不會痛;可是南方濕氣大,風柔和,所以薄一點,細一點的擦了更適應,而且不能重樁,不然汗流下來,臉上白一搭,黑一搭。

化妝品是這樣,人也是這樣。我們生在一個地方,如果後來遷居的地方與前比差距太大,就會有水土不服的感覺,因此生了懷念,比較,甚至後悔的情緒,可是又不願意遷回舊址,因為已經逐漸發現了新家的好處。

我很欣賞水流的性格,它總是去適應岩石,沙地,乃至任何經過的地方,它也最終在對方的映襯下,呈現出千嬌百媚的風骨,成就了對方的同時,也實現了自我,因此隨遇而安,自得其樂。

入鄉隨俗,在佛家禪林用語中,解為妙用。所以這樣做,一是遠行的美好,在於瞭解當地的民風民俗,二是對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因為隨和,於是更容易更快樂地融入新的環境中去。

我願意學習水的風格,在我經過的每個地方,都留下美好回憶,留待我老的時候,一串串地數,一段段地憶。至於中間的不愉快,我願意努力去解,無法解開的時候,說服自己放棄,然後因著放下而忘記,並坦然接受,最後達到快樂與平和的隨遇而安的幸福。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