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國內貴於國外 全民瘋囤(組圖)


「囤油男」


今年5月某超市的物價

【看國記者金曉剛綜合報導】當前,中國的物價飛高,伴隨著「囤囤族」的油然而生,各界分析發現,中國的食品物價不僅超於美國,「中國製造」的產品亦是國內貴於國外。

「囤囤族」的「囤」心態

據中國經濟週刊11月30日消息,被稱為「穩定物價國16條」的《國務院關於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公布後,農產品價格依然如脫韁野馬,其他各類商品也有「全面開花」的漲價態勢。繼前段時間的「豆你玩」、「蒜你狠」、「姜你軍」和最近的「糖高宗」、「油不得」、「蘋什麼」之後,土豆、雞蛋、白酒、方便麵、大米、棉花、羽絨服也紛紛加入漲價大軍。於是,「囤囤族」油然而生。某媒體刊登了一幅這樣的圖片:一名中年男子一次性購買了6桶食用油,於是網路人稱「囤油男」。

今天,「越來越貴」的東西似乎越來越多,「囤」也就成為了一個全民運動:囤一切值得囤、可以囤的東西。無論是誠實勞動、合法經營的大小企業,還是唯利是圖、狡詐黑心的投機者;無論是富豪、中產,還是普通老百姓,紛紛加入了「囤x大軍」。

「綠豆、姜蒜漲價的時候,報紙電視都說是有人惡意炒作,囤貨提價,但是現在很多食品和生活必需品價格都在飛漲,這肯定不僅僅就是因為有人炒作造成的。」一位自稱早已加入「囤囤族」的80後說,「現在是否通脹,程度如何,不用看統計數據、不必聽教授分析,自己已經可以明顯感受得到了。」但是,「囤囤族」們到底「囤」出多少收益?答案顯而易見。套用流行的網路用語:他們囤的不是油,而是心態——一種普遍存在的不安全感。

美國物價不如中國物價高?

根據央行發布的《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截止到今年9月末,中國廣義貨幣(M2)餘額高達69.64萬億元,同比增長19%,是同期GDP規模的2倍以上,創世界記錄。而且橫向來看,我國目前廣義貨幣存量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有學者在網上做了一個對比,獨立學者劉植榮為文,為了客觀、公正地審視我國物價是高是低,是不是進入了通脹期,2010年11月18日,作者通過美國朋友調查了美國物價和家庭食品開支情況。從朋友在美國拍的這些商品照片看,美國很多蔬菜、食用油、肉類商品的價格低於中國大陸。而且美國的食品質量可靠,也就是我們說的「綠色無污染」食品。

據劉植榮計算,美國四口之家人均食品開支佔平均工資的5%。美國物價相對穩定。


牛奶:1.85美元/加侖,約合1.61人民幣元/斤(劉植榮博客)


玉米油:0.050美元/盎司,約合5.82人民幣元/斤(劉植榮博客)


小麥粉:0.256美元/磅,約合1.86人民幣元/斤(劉植榮博客)


HP筆記本電腦(15.6吋,4G內存,500G7200轉硬碟):550美元/臺,約合3630人民幣元/臺(劉植榮博客)


殼牌普通無鉛汽油:2.80美元/加侖,約合4.86人民幣元/升(劉植榮博客)

「中國製造」國內貴於國外

據南方日報消息,IPAD過關徵收千元關稅事件,喧鬧後帶出一個全新的話題:為什麼國內的IPAD要比不少國家和地區貴?是什麼造就了在「世界工廠」買不到便宜的東西?是什麼驅使國內消費者舍近求遠去國外採購?這種「擴大外需」的行為是怎麼造成的,是否合理,又有著怎樣的經濟學動力?要知道,不少IPAD原本就是在國內生產的,深圳富士康就是IPAD的全球重要生產基地之一。

一邊在努力擴大中國內需,一邊是國人去國外大幅採購,這兩個看似矛盾的東西在IPAD過關徵收千元關稅的爭論中暴露出來。如果去國外採購是中國購買力的「溢出」,自然就不存在內需不足的問題,那為什麼內需不足的同時還會去國外採購?這顯然是國內消費市場的容納度出了問題。

以IPAD為例,國人要比美國人多付兩成,而收入只是人家的1/13。中國製造的產品在中國往往比西方貴,成為咄咄怪事。

一雙耐克或者阿迪達斯的中國產旅遊鞋,在國內各大商場,即使遇到商場大減價,也需要500元人民幣左右。正價產品動輒七八百甚至上千。而同樣款式的鞋子,在美國的一些大賣場上,只需要三四十美元,折合人民幣也就兩三百元人民幣。服裝同樣如此。一套在國內售價3萬元人民幣左右的Armani西服,在美國1000多美元(約合人民幣7000元)就能買到。電子產品亦是如此。

代工一臺在美國售價為499美元的iPhone,代工企業獲得大約4美元。貧困中國為發達國家提供補助,維持著他們的高消費。這一現象背後也能看到我國長期以來出口導向政策的推手作用,即生產是為了出口,而不是為消費服務。

進口產品進入流通環節要收取17%的增值稅,出口產品還享受退稅等各種優惠,從出口到進口同一產品「繞個圈」價格猛增。而「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費用最終都體現在產品的標價上並由消費者來「買單」。

本文留言

作者金曉剛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