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哀 中國中小學生想像力倒數第一

「在全球21個受調查國家中,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第一,想像力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這是市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昨日分組審議《重慶市義務教育條例(草案)》(簡稱草案)時,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胡健康發出的感慨。

已是二次審議的草案第四十四條規定,「學校應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強化能力培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胡健康建議,該條款修改為,「學校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時,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想像能力、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

他說,上述例子是2009年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對全球21個國家進行的調查結果。此外,在中國的中小學生中,認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像力的只佔4.7%,而希望培養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只佔14.9%。

他還舉例稱,美國幾個專業學會共同評出的影響人類20世紀生活的20項重大發明中,沒有一項由中國人發明;中國學子每年在美國拿博士學位的有2000人之多,為非美裔學生之冠,但美國專家評論說,雖然中國學子成績突出,想像力卻非常缺乏。因此,他建議修改相關條款,通過立法來強化對中小學生的「想像力教育」。

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團市委書記王志傑也認為,我市中小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培養確有必要加強,應以立法形式進行保障。據他瞭解,這項工作目前開展得極不平衡,僅有少數學校開設有這類實踐課程。他建議各中小學應多開展有針對性的課程,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著名教育家、武漢大學原校長劉道玉此前曾表示,中國孩子的想像力狀況令科學界憂慮,「一考定終身」的應試教育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中國教育的解放必須從解放孩子的好奇心開始。

劉道玉拿世界上兩個最重視家庭教育的國家----─中國和以色列做比較。以色列家長教育奉行獅子育兒法:母獅讓小獅子離開獨自學會生存;中國的家庭教育則走向兩個極端:要麼嬌寵,要麼棒喝。結果是,以色列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有近10位,而中國卻一個人也沒有。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