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反通脹舉措帶來經濟風險(圖)

中國政府最高機構國務院正在考慮對消費品實施價格管制,同時也要打擊那些正在哄抬蔬菜價格的投機者,並為低收入人群提供額外福利。

從這一切看上去,政府好像確實是在反通脹。10月份消費價格指數同比增幅躥升至4.4%,主要就是因為食品價格上漲10.1%,而中國政府希望避免因為生活成本提高而產生社會動盪。但更大的戰鬥還是怎樣去限制中國經濟中四處流動的過剩資金。這些資金來自於一輪銀行信貸狂潮,又因為境外熱錢流入而進一步增多。

中國10月份消費價格指數同比增幅躥升至4.4%,主要就是因為食品價格上漲10.1%。價格管制是值得懷疑的。Capital Economics的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說,中國在2008年1月份採取這類措施,結果後面兩個月食品批發價格上漲17%。管制措施並非總是得到了恰當的實施。而採取限價措施可能會事與願違,比如要是生產商限制產量或增加出口,從而造成國內短缺的話。即便價格管制措施在短期內有效,中國也需要處理通貨膨脹的病因而不是病徵。 2008年的時候,通貨膨脹主要是供給瓶頸造成的,而這一次,食品價格的上漲則來自於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和不斷上漲的工資。

收緊政策的措施正在執行,比如中國人民銀行上調了利率,並強制銀行留存更多準備金。如果收緊對銀行新增貸款的控制,並讓人民幣更快升值,同樣也會有所幫助。但這些措施有可能損害投資(受貸款推動)和出口這兩大增長支柱。

不管怎樣,中國經濟都要放棄一些東西,這一點正變得越來越明朗。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