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監管不力學校用公款炒股炒樓

香港投機風氣熾熱,連「人之患」的教育界,都出現非法炒股炒樓情形。根據香港審計署17日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香港有多家獲政府直資補助的學校,違法挪用學校款項投入股市及房地產市場,市值高達7000萬元(港幣,下同)但仍佯稱經費不足而需要增加學費。

香港目前有72家中小學校,獲得政府每年逾24億元的直資補助,受惠的涉及6萬3000個學生。但專責審查政府各部門運作效率的審計署,卻發現部分直資學校賬目混亂,將未經認可的開銷,悉數撥入政府撥款經費支出,其中有學校炒作股票基金,有學校動用1000萬元購買房地產,更有一所已經改製成為國際學校的中學,卻仍然領取政府的直資補助。

審計署的報告又指出,有學校違反規定,將剩餘資金儲備作投資之用,於股票及基金市場分別投資了2800萬及4300萬元;有學校則向公司借款25萬元,至今仍有20萬元欠款未收回,而學校本身卻竟然是公司股東之一。

有部分學校挪用公款作「小金庫」為謀私利,有學校故意少報接近45萬元的利息收入,也有學校為四川地震籌款所得的55萬元扣下16萬元而袋袋平安,有3家學校違規從事商業活動,自行經營學校巴士及校服業務,利潤高達150%。

審計署特別點出一家名叫真道書院的學校,該校在2006年至09年期間,動用1000萬元非政府資金購買3項物業,作為外籍英語教師的宿舍,其中一項物業,不但未經校董會批准,而所有3項物業註冊的業主,更非學校擁有,而是以校長和校監個人名義註冊。

港府的中、小學直資計畫開始推出時,容許國際學校加入計畫,但當時的教育署後來認為國際學校與直資推行理念不同,與1995年起安排已加入計畫的國際學校逐步退出,但一家名為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的國際學校卻一直未有退出,多年來一直照領政府津貼。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張文光指,雖然直資學校獨立自主,但教育局必須加強監管。直資學校議會副主席陳偉佳指,部分新開辦的直資需時累積管理經驗,認為學校永遠有改進空間,議會本週五將開會討論事件。

香港油尖旺區家長教師會聯會主席劉李偲嫣表示,報告揭露了直資學校卑鄙的一面,「這是欺騙,欺詐我們家長的血汗錢,很多家長都在勒緊褲帶交學費」。她期望教育局成立專責小組,作出跟進及追究。

教育局表示願意接納審計署的建議,將加強監察直資學校的儲備水平,確保校方提交合理的財政預測,現時正就個別較嚴重的行政不當事件,採取加強介入措施。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