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的數據,除了CPI又創新高,達到3.6%,為央行前幾日的貨幣政策背書之外,就是GDP增長了。三季度GDP幅達最大的變化,是延續了二季度滑落的態勢,重新回到個位數,9.6%的季度增長,是自去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最低增幅。
儘管「十二五」規劃很可能對GDP增長的指標要求,但事實上,對於中國經濟而言,保持一定程度的經濟增速不僅為就業所必須,更是贏得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模式轉型的時間和空間所必須的,但是,中國經濟應該保持一個什麼樣的增速,這是一個很玄妙的話題。
很顯然,對於中國這麼一個龐大的經濟體而言,經濟的增長和發展都是一個長跑,經濟增速不能總要求劉翔速度,2010年前三個季度的經濟增速的表現,事實上蘊含著在經濟增速的哲學理念上,中國正在進行著一場思想的嬗變。
三季度的增速度9.6%,比二季度依舊下滑了0.7個百分點,但相對於二季度比一季度下滑的1.6個百分點,下滑的速度大幅度收窄。而且,這種下滑,和房地產調控以及節能減排的政策有很大的關係:比如,以高能耗的行業為例,三六大高耗能的工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是10.5%,比二季度15.1%,回落了整整 4.6個百分點,幅度相當大,而9月份粗鋼、生鐵產量增幅下降就是明證。
如果再考慮到「翹尾因素」,事實上,2季度和3季度的經濟增長不僅沒有下滑,反而運行相當平穩:去年4個季度的GDP增速分別為:一季度6.5%,二季度 8.1%,三季度9.6%,翹尾因素分別是1.6%和0,而今年2季度相對於1季度GDP增速下滑1.6%。
但是,很顯然,這種增長背後存在的隱憂是顯而易見的:一是由於寬鬆的貨幣政策,流動性依舊氾濫,通脹壓力日益嚴峻,儘管9月份CPI的數字只有3.6%,但民眾的切身感受要明顯很多,高增長的同時,付出通脹的代價,等於是向居民直接徵收「通脹稅」,向居民轉嫁增長的成本,削減幸福感;其二,資產價格泡沫嚴重,負利率不僅讓居民財富縮水,更使得以保值為名義的房地產等泡沫顯得異常「堅硬」,這必將成為中國經濟的最大心腹之患;其三,居民收入增長緩慢,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34元,同比增長10.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5%;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4869元,增長13.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7%。城鎮居民收入增長7.5%,不僅低於GDP增長10.6%,更是遠遠低於前9個月財政收入22%的增長,在通脹和負利率的情況下,居民的幸福指數肯定隨著貨幣的貶值而縮水。
中國究竟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健康」的增長速度,這是極為重要的公共政策話題。在本人看來,健康的增長速度起碼有三個要義:一是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居民收入同比增長,通脹控制在合理的水平,絕不能以高通脹換取高增長,諸如厲以寧先生等建言的提高通脹的警戒線到4.5%的說法是極為不責任的,增長應該和居民的幸福指數掛鉤;二是結構合理的增長,真正以內需來拉動經濟,而要內需承擔起接力棒的作用,首先就要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消費能力,沒有收入的提高,從外需到內需就是無源之水;三是放棄低廉的出口,中國低廉的出口政策,不僅使得環境付出慘重的代價,更使得世界資源難以為繼,屬於吃力不討好的發展模式,一旦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目前微薄的利潤空間都將不復存在。
就此而言,過去5年高速增長的發展模式的確給了國人最大的想像空間,但同時,也摧毀了很多理想和幻想,告別高增長的模式,讓中國經濟進入勻速前行的正常狀態,從而有更大的空間去思考幸福問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