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週刊:台海情勢仍緊張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雜誌星期一報導說,儘管經濟協議讓兩岸經貿關係更為緊密,不過經貿交流的增加並沒有帶來政治關係的改善,台海軍事緊張正在逐漸升高。

民意維持現狀統一前景渺茫

新聞週刊說,雖然臺灣總統馬英九上任後,台海情勢比起主張台獨的前總統陳水扁時期和緩許多,不過臺灣聯合報9月間公布的一個民調結果顯示,只有5%的受訪者贊成臺灣與中國統一,表示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比以往更為黯淡。

臺灣綜合研究院顧問阮銘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後,包括臺灣陸委會和一些媒體所做的民意調查結果,都顯示臺灣絕大多數的人都希望臺灣維持現狀。

阮銘說:「絕大多數的人都不願改變現狀,贊成統一,不管是現在統一或是將來統一,這個比例都是很小的。民眾多數要來贊成統一,不管是什麼形式,現在恐怕都還離得很遠。」

阮銘:臺人民無法接受‘一個中國’

阮銘說,臺灣人可以接受兩岸經貿文化交流,但要把臺灣放到「一個中國」的政治框架中,許多臺灣人無法接受。

阮銘說:「當然經濟上互相來往或是文化上互相來往,這大家可以接受。如果要用一個政治制度來把臺灣放到‘一個中國’的框框、框架裡頭去,這一點恐怕現在臺灣的多數人還是不會接受。」

中國政治制度在臺灣名聲不佳

曾任中共中央黨校理論研究室主任的阮銘說,雖然中國希望兩岸在經濟關係穩定後能夠朝政治談判的方向發展,不過在他看來,這恐怕還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

阮銘說:「政治上的談判恐怕還要很長一段時間,而且要看中國自己的表現。現在中國這個形象,至少在政治制度方面,還不能給臺灣人一個好的印象。」

急統緩統減弱急獨緩獨增強

聯合報9月中公布一個8月底做的電話調查結果,顯示在受訪者中,贊成兩岸永遠維持現狀的比例為51%,贊成兩岸盡快統一的佔5%,而贊成臺灣盡快獨立的比例是16%。

聯合報說,和該報2000年做的同一民調結果相比較,主張急統(盡快統一)或緩統(現維持現狀再統一)的比例,10年來一共減少了15個百分點,主張急獨(盡快獨立)或緩獨的比例則略多5個百分點。

中:美對臺軍售仍為阻礙

新聞週刊援引臺灣國防部副部長楊念祖的話說,中國對臺軍事威脅正在不斷增加,臺灣總統馬英九也表示將繼續對外採購武器,不過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在和美國國防部長蓋茨會面時,仍然強調美國對臺軍售是美中之間軍事交流的最大障礙。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