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知識產權 中國有能力沒意願?

美國國會及行政部門中國委員會(Congressional-ExecutiveCommissiononChina)9月22號舉行聽證。委員會認為,中國近幾年保護知識產權的執法行動力度不夠,盜版、侵權在很多領域依然普遍;另外,近幾年中國實施的「自主創新」等政策可能會讓外國公司處於不利的競爭地位,引起商業界的關注。

市場開放與盜版

委員會主席、多根參議員說,盜版、侵權氾濫是因為中國沒有對美國產品開放市場。

他說:「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每年高達2500億。貿易關係應該對雙方有利,但我們和中國的貿易關係似乎並不總是這樣。例如,在知識產權問題上,經過談判中國每年只允許進口20部外國電影,這就難怪街頭有那麼多的盜版。我們的市場對中國產品開放,為什麼中國的市場不能對我們開放?」

美國電影協會全球政府政策事務副總裁福雷澤爾也認為,貿易壁壘助長了盜版行為。

他指出,對電影界來說,中國市場讓他們又愛又恨。中國市場上90%的美國影視產品屬於盜版,另一方面,2009年美國電影公司在中國的票房收入比2008年增長了一倍,雖然水準仍然比不上美國國內票房一個月的收入,但發展潛力非常大。

外國公司關注自主創新政策

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以及盜版問題是一個老話題,不過現在有一個新的趨勢引起了美國商業界的關注。人們擔心,中國最近幾年的「自主創新」等政策會影響外國企業的競爭地位和市場份額。

中國美國商會(AmericanChamberofCommerceinthePRC)會長孟克文(ChristianMurck)說,商會所代表的很多公司在中國建立研發中心,在中國當地盛產創新產品,他們當然希望和中國公司一樣能夠在中國銷售這些產品。

他說:「根據去年制定的自主創新法規,雖然這些公司是外國投資,在中國建立,在中國繳稅,進行研究,取得專利,但是我們的產品不能歸類到自主創新產品。我們認為這是不公平的。」

孟克文說,自主創新政策受到外國企業極大關注,因為從中可以觀察中國工業政策的未來走向,以及知識產權在其中的作用。

中國從70年代末、80年代初逐步建立制度;2001年,中國加入了WTO。近幾年中國加緊打擊盜版活動,但是美國影視作品的盜版DVD仍隨處可見。

是不能還是不為?

9月22號的聽證會題目叫做「中國是不是在保護知識產權?」多根參議員對中國保護知識產權的意願提出質疑:「我們過去希望,將來也希望和中國建立的健康的國際貿易關係現在還沒有實現。我們希望中國作為WTO成員,能夠遵守法規,加強保護知識產權,採取有效措施證明中國願意成為我們在國際貿易中完整的夥伴。我要強調,和任何一個國家每年有2500億美元的貿易赤字,這種狀況必需改變。」

多根參議員以北京奧運會舉例說,中國有能力保護知識產權,關鍵在於中國有沒有這個意願。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