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老兵,為何不願回中國?(圖)

在孟加拉偶遇一位國軍抗戰老兵

王先生是我1996年在孟加拉吉大港見過的一位餐館老闆,他的為人謙雅和樂善好施受人稱道,現在才知道他還是一名應該受人尊敬的抗戰老兵。

認識王先生是因為一碗味道十分地道的炸醬麵。最初去吉大港出差,最發愁的就是吃不慣當地的飯。後來聽說有一家中國人開的餐館,便一路打聽過去,果然找到了掛著「大華餐館」匾額的中餐館。

餐館內古樸整潔,木質的窗格屏風和點綴的字畫透著一種濃郁的中國傳統格調,給人一種溫馨的家鄉感覺。翻開菜單,沒有想到的是上面有一般中餐館很難見到的「北京炸醬麵」。侍者將麵條、炸醬、黃瓜絲等一一擺在桌上,看到做法和配料是如此一絲不苟,便暗自稱奇;吃到嘴裡便開始讚不絕口了,沒想到這裡的炸醬麵味道如此純正地道。喝完了麵湯,還有些意猶未盡,便想見見餐館的老闆。

老闆是一位溫文儒雅的中國老人,姓王,當時已經八十三歲了,說話口音仍帶有北京話的韻味。異國他鄉遇到同胞,攀談起來便有幾分愉慰。此後,去吉大港出差,必然要去大華餐館吃碗炸醬麵,便覺舒坦。老人若在,便會閒聊一會兒,這樣也知道了他的一些情況。

王先生原籍安徽。畢業於北平輔仁大學。抗戰初期,從北平輾轉到達西北,曾在蘭州受訓一年,後來在成都軍隊裡任職。抗戰後期被派往印度受訓,抗戰結束後被滯留在印度的加爾各答。50年代初來到吉大港,在此已經40多年了。

王先生漂泊一生,卻不乏慈善之心,多有仁義之舉。餐館的廚師是四川人,曾流落印度,沒有生計,被王先生收留。老人一直沒有結婚,先後收養7個子女,有6個是華人,1個是緬甸人。老人說,現在有兩個孩子送到北京讀書。令人感嘆的是,老人說他自40年代離開大陸,一直沒有回去過,不過,最近與山西的一個兄弟取得了聯繫。問他什麼時候回去看看,他遲疑了一下說,以後再說吧。

當時,由於自己對抗日戰爭歷史的無知,根本不知道遠征軍的事,更不明白一個大學畢業的軍官,為何遠去印度受訓。以後慢慢地知道了那段歷史,才知道他曾是一位中國駐印軍的一位抗戰老兵,對老人又多了一份崇敬,但已經沒有機會再見到他了。其實,歷史就應該和大華餐館的炸醬麵一樣,不管到哪裡,都應該保持它的原汁原味。

據後來網上看到的信息:中國遠征軍是抗戰中為支援英軍在緬甸抗擊日軍、保衛西南大後方而建立的出國作戰部隊。緬甸仁安羌戰役後,遠征軍孫立人部退入印度進行整編,稱為中國駐印軍。為彌補中國駐印軍和遠征軍兵源不足狀況,改善兵源質量,國民政府在國內廣泛動員青年學生參軍。為此,一些官員帶頭送子女從軍,蔣介石特令蔣經國和蔣緯國參加遠征軍服役,中央大學、重慶大學兩校報名數竟達在校生的1/3,出現了規模空前的知識青年報名參軍熱潮。由於學生兵的比例相當高,加上美式裝備和訓練,駐印軍的兵員素質和戰鬥力遠超國內部隊。如孟拱河谷西通截擊戰,駐印軍僅以持步兵武器的不到500人阻擊日軍5000人,投入兵力對比1:10,歷時 3天,傷亡百餘人,而日軍傷亡達2500餘。1943年10月∼1945年3月,中國駐印軍和遠征軍在英、美同盟軍的協同下,對侵佔緬甸北部和中國雲南西部日軍進行了反攻作戰。

2009年,在網上看到,靠近印度加爾各答,有一個上世紀80年代由當地華僑募款修建的中國軍隊公墓,長眠著近千名抗戰官兵。我想那些官兵就是王先生的戰友吧。

現在想起來,當時沒有和老人多聊些當年的經歷實為憾事,一方面是自己的歷史知識太貧乏,另一方面可能也是長期以來政治運動造成的恐懼心理,避免談論敏感話題的原因吧。

2008年,一位名叫李錫全的遠征軍老兵,在流落緬甸60餘年後返回湖南時,被作為抗日英雄,受到家鄉民眾自發地歡迎。看到這則消息,又想到了王先生,十多年過去了,不知老人的情況如何,今年應該是97歲了。不知是否回到大陸與兄弟見面了?是否也受到了家鄉民眾的歡迎?

知道了這些歷史,我想應該對王先生心存敬意,也應該向所有為中華民族作出犧牲和奉獻卻難回故土的抗戰老兵心存敬意。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