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加速霉變腐蝕嚴重

核心提示:在敦煌莫高窟,壁畫霉變、腐蝕、脫落的情況十分普遍。例如156窟原有墨書《莫高窟記》,在上世紀60年代仍依稀可見,但現在已經看不到了。敦煌研究院早前的調查結果稱,敦煌莫高窟4.5萬平方米的壁畫中,有20%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導,敦煌文物保護所所長蘇伯民給記者們展示了兩張壁畫照片,這是相隔不到100年拍攝的同一幅壁畫。這幅壁畫是莫高窟第285窟(特窟)北壁上的作品。由保羅·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世界著名的法國漢學家)於1908年拍攝的這幅壁畫照片,字跡清晰可辨,整個壁畫完整無損。但2002年拍攝的這幅壁畫,中部已完全脫落,大部分字跡變淡甚至無法辨認。

「僅僅過了不到100年就被破壞成這個樣子,看了讓人吃驚。」蘇伯民說。

在敦煌莫高窟,壁畫霉變、腐蝕、脫落的情況十分普遍。例如156窟原有墨書《莫高窟記》,在上世紀60年代仍依稀可見,但現在已經看不到了。敦煌研究院早前的調查結果稱,敦煌莫高窟4.5萬平方米的壁畫中,有20%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

而最新的統計顯示,在莫高窟目前存有壁畫、彩塑的 492個洞窟中,一半以上的壁畫和彩塑出現了起甲、空鼓、變色、酥鹼、脫落等病害。

千年彩繪的褪色、剝落,窟牆的腐蝕、風化,正對莫高窟構成前所未有的威脅。有考古學者曾感嘆說,莫高窟的衰頹與毀壞速度驚人,正以「比古代快100倍的速度走向死亡」。

一位臺灣學者在參觀了敦煌莫高窟後說,莫高窟的神佛們正面臨「毀滅性的危機」,「100年後,莫高窟安在否?」

毀滅性破壞

1987年12月,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莫高窟現存洞窟492個,壁畫45000平方米,彩塑2400多座,其中數量最大、內容最豐富、藝術價值最高的就是莫高窟的壁畫。這些用礦物顏料繪製而成的壁畫內容涉及社會生活、音樂舞蹈、佛經故事等,其中最為人們熟悉的是氣韻生動、長袖善舞的唐代飛天。

敦煌石窟開鑿於石質疏鬆的礫岩之上,無法精彫細刻,便採用泥塑彩繪和壁畫的藝術形式。彩塑以人工製作的木架為骨,束以葦草、外敷草泥,通過塑造和描繪的結合,表現人體的肌膚,面部的表情,鬚髮的蓬鬆,服飾的質地。壁畫在整治過的石壁上,塗抹二至三層草泥,通過布局定位,起稿、塗色、定型,完成壁畫形象的繪畫。

敦煌研究院成立之前,由於無人管理,造成煙熏、刻畫、霉變等人為破壞。目前,自然因素的破壞仍呈漸進式發展。

莫高窟周圍環境也有崖體結構不穩定(裂隙、地震、自然坍塌)、莫高窟背靠的沙山形成的風沙危害(崖頂積沙,崖體風蝕造成薄頂洞窟,沙塵對洞窟壁畫、彩塑的磨蝕)以及大氣降水從岩體裂隙下滲,引起岩體內可溶鹽向壁畫運移等危害。這些都直接影響到莫高窟本體的洞窟建築、彩塑、壁畫的保存。

研究顯示,在導致壁畫毀壞的諸多因素中,風沙已成為莫高窟石窟長久保存的最大威脅。蘇伯民說,沙塵暴造成的積沙、風蝕、粉塵等極易引起壁畫脫落、彩塑受損、崖體坍塌等病害。

西北地區多風沙,敦煌地處大漠之腹,據介紹,每到風沙肆虐之際,翻飛的粉塵隨氣流湧入石窟。如果用專業儀器觀察,會發現其中80%以上是 0.05∼0.005mm大小的棱角狀、次棱角狀的堅硬石英、長石。這些微小顆粒既能對壁畫、塑像進行打磨,又能侵入壁畫和塑像顏料的空隙。

研究顯示,莫高窟的年降塵量可達365.4噸/平方公里。不斷沉積的粉塵,會逐漸向外擠壓壁畫的顏料層或白粉層,使之脫落。這是莫高窟壁畫殘破不堪的自然原因之一。

上世紀60年代,在政府的支持下,保護人員對莫高窟進行了崖體加固,後來又為洞窟安裝了門窗和防沙網,但這些措施並不能完全擋住風沙襲來時無處不在的粉塵。

人為因素加重

除了莫高窟小環境惡化這一因素外,敦煌地區近年來大範圍的荒漠化、沙漠化也是重要原因。本月11日,新華社的一篇報導稱,「受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加劇的影響,'大敦煌'地區的生態正在持續惡化。」

「大敦煌」是以甘肅敦煌市為中心的一個地域單元,東接嘉峪關,西達羅布泊,南依祁連-阿爾金山,北抵馬鬃山,面積約15萬平方公里。

據中國科學院、中國林科院、中國水科院等機構的調查發現,用水結構不合理、人口增長迅猛和綠化面積減少是加劇「大敦煌」荒漠化、沙漠化的關鍵性因素。

月牙泉,自漢朝起即為「敦煌八景」之一。它是「大敦煌」荒漠化、沙漠化最有力的見證者。

月牙泉作為沙漠中的一灣古泉,雖地處流沙中,但千百年來沒有被掩埋,也沒有出現泉水乾涸。但進入上世紀60年代後,古泉水域因生態環境惡化發生改變。

上世紀70年代中期,受當地墾荒造田、抽水灌溉,以及周邊植被破壞、水土流失等因素的影響,敦煌地下水位下降影響,月牙泉水位出現急劇下降。 1985年,月牙泉存水量降到歷史最低點,平均水深僅為0.7∼0.8米,泉中乾涸見底,竟可走人。

為解決敦煌生態問題,從2000年開始,敦煌市開展解救月牙泉行動。不過,經過多年治理,今年7月,月牙泉水域面積仍只有11畝,水位只提高了0.6米,平均水深只有1.5米。

隨著敦煌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旅遊人數的不斷增加,水資源短缺狀況還將進一步加劇。敦煌市需要抽取地下水彌補用水缺口,每年超採地下水4925萬立方米,造成地下水位持續下降。1975年至2001年,敦煌地下水位共計下降10.77米,且目前仍以每年0.24米的速度急劇下降。

據記者瞭解,敦煌市目前農業用水佔全社會總用水量的85.37%,棉花仍是全市主要的經濟作物,節水技術推廣步伐比較緩慢,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造成用水結構不合理,水資源經濟效益低下。

而水資源嚴重短缺和地下水位的急劇下降,使敦煌市原有的1萬多畝咸水湖和1000多畝淡水湖中的80%面積已不復存在。目前全市僅存天然林130萬畝、草場31萬畝、濕地270萬畝,分別比解放初期減少了40%、77%和28%。自1994年以來,敦煌綠洲外圍沙化面積增加了近20萬畝。

「對莫高窟來說,雖然人為破壞已不復存在,但日益增多的遊客進入洞窟,對壁畫的保護構成了威脅。」敦煌研究院第三代傳人樊錦詩說。

統計顯示,莫高窟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放以來,已經接待國內以及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遊客600多萬人次。參觀的遊客從每年的2萬增加到目前的30多萬人次。

每年7、8、9月是莫高窟旅遊的旺季,日接待量在3000人次以上。2009年,莫高窟的遊客接待量是39萬人左右。前幾年,參觀人數曾高達50多萬人。最多的一天,遊客量達到6800人次。預計未來5∼10年內,到敦煌莫高窟旅遊的人數還會大量增加,每年將達到50萬人次。

樊錦詩等人的研究發現,每40個遊客參觀半小時,洞內的二氧化碳值就會升高7.5倍,空氣相對濕度上升10%,溫度升高4℃。由於遊人數量過多,過多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過度暴露於光線中,使許多壁畫出現變色剝落現象,人為的損壞遠遠比自然的侵蝕更可怕。專家們稱,莫高窟申遺成功的短短几十年間,遭受的人為損壞超過了過去千餘年的自然侵蝕。

艱難的保護

蘇伯民告訴記者,莫高窟的保護從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最先清理積沙開始,先後經歷了搶救性保護(1949年)、科技保護(1982年)、國際合作保護(1988年)和預防性保護(2004年)四個階段。

在半個多世紀的保護實踐中,中國科技工作者們已經摸索出了許多的經驗。

敦煌研究院與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原中國文物研究所) 合作承擔的「莫高窟起甲壁畫修復技術」,獲得了1986年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獎,數十年來此項技術一直應用於省內外多個石窟、寺院起甲壁畫的修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總體來看,人才缺乏是目前莫高窟保護面臨的一大難題。「這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領域,執行這一領域的工作必須按照相應的程序,以相應的專業人才來進行,但國內嚴重缺乏這樣的專業人才。」蘇伯民說。

據瞭解,文物修復與保護專業在日本已經發展成了一門科學;在歐美國家,文物保護也已經成為一門新興的多學科交叉的科學。但在我國的很多大學根本就沒有這一專業設置。

在樊錦詩等人的努力下,2008年12月29日,總投資2.61億元的莫高窟保護利用工程開工,這是莫高窟文物保護史上規模最大,涉及面最廣的一項綜合性保護工程。該工程包括保護利用設施、崖體加固及棧道、風沙防護、安防等,整個工程將於2011年完工。

不過,作為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在敦煌莫高窟,文物保護與開放參觀是一對尖銳的矛盾。樊錦詩說,敦煌正在規劃建設具有綜合功能的遊客服務中心。該中心將通過主題電影演播廳、洞窟實景漫遊廳,讓遊客全面瞭解敦煌和莫高窟的歷史文化背景,身臨其境地觀賞典型洞窟和豐富的敦煌文化,然後再適度參觀洞窟。

遊客服務中心被列入莫高窟保護利用工程的子項目,另一個子項目是利用現代數字技術,完成敦煌莫高窟170個A級洞窟的文物影像拍攝、加工處理和資料庫建設。

「設置遊客服務中心,並不是取消傳統的洞窟內參觀。」 樊錦詩說,遊客在全面瞭解莫高窟的自然、歷史背景和洞窟實景之後,再到洞窟內實地參觀,會有更好的參觀效果,這「不會關起門來搞保護」。

資金仍是難題

「你們也知道,甘肅省是一個經濟並不發達的省份,財政的錢不多。」樊錦詩說,往年,甘肅省政府撥給敦煌研究院用於文物研究和保護的資金只有幾百萬元,到今年才增加到1000萬元。

這對於大量的保護和修復資金需求而言,少得可憐。

「保護科學的研究、保護技術的探索和創新、保護人才的培養、保護設施的投入和更新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樊錦詩說,保護資金的短缺已經成為限制敦煌石窟保護的一個難題。

遊客服務中心的建立需要資金,初步估算為3000 萬∼4000萬元。「這一塊的資金還沒有落實,投入的錢都是研究院自己墊的,而這些錢都是從銀行貸款的。」樊錦詩告訴記者,敦煌研究院目前在外欠賬多達5000萬元,而為了減少利息支出,研究院會及時將門票收入沖抵貸款。

「數字敦煌」建設也沒有多少資金支持。但敦煌研究院目前虛擬漫遊已做好了20多個洞窟,這完全靠科技人員的無償勞動。

1994年,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成立。基金會的人員由敦煌研究院委派。成立這家基金會的目的就是接受關心和支持敦煌文物保護、研究事業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自願捐贈(包括資金和物品)資助敦煌石窟的科學保護和修復,以及有關敦煌學的科研項目,資助國內外敦煌保護、研究的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

該基金會理事長李最雄告訴記者,基金會成立以來,共募集到2000多萬元資金,2006年改組後又募集到幾百萬元。記者查詢到,該基金會原始基金數額為人民幣1783萬元,來源於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自願捐贈。可見基金會成立後募集的資金很有限。

「我們都是書生,並不會管錢。」樊錦詩告訴記者,基金會成立初期,資金也曾經被人騙走。雖然追了回來,但募集的資金額一直不多,「研究所每年還要給他們提供資金支持」。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