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先生再次提出利率市場化的發展方向。在利率市場化之前,首先要取消銀行盈利靠利差的壟斷行為,否則,一旦利率市場化,中國的利率控制權就會旁落。
9月9日,央行行長周小川在「牛津財經論壇」時演講時指出,央行需要對金融機構提供激勵機制,具體工具方面,僅用政策性利率可能不夠,適當管理利差有利於調動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積極性。
中國的銀行業是在審批保護下的特權階層,尤其是掌握了大部分市場資源的大型銀行:政策性利差是政府給銀行發放的紅包,加上資本金下降有證券市場支撐,中間業務收入下降可以竄通起來收取「買路錢」,一系列特權讓銀行從根本上失支了進取的動力。中行600億A+H配股獲銀監會認可,可以為中國銀行業的特權作個註腳。
中國金融業的改革已經走向深入,匯率與基礎貨幣發行體制全都進行了微調,但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仍然靠政策賜予,說明中國的利率仍然是保護之下的壟斷價。
銀行業所受到優待使銀行成為溫室寶貝,無法適應國際競爭。一旦利率放開,誰是債券市場的交易大鱷誰就能成為利率的制訂者。從債券市場的參與程度來看,外資行可能獲得利率的定價權。
目前影響中國利率有三條市場途徑:上海銀行間債券市場,其利率由銀行報價決定,對於資金的鬆緊、利率高低有重要影響。但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尚未成為市場利率的基石。市場追逐一年期的央票發行利率,視作央行利率信號的試金石。一年期央票發行利率未必可靠,尤其在銀行關注類貸款上升、宏觀經濟陰晴不定的情況下,利率會被人為控制在低位。最市場的利率是民間借貸利率,這是最敏感的市場指標,只要央行收緊資金,民間借貸利率就應聲向上,反之亦然。人們關注中國人民銀行溫州市中心支行,有著充分的市場理由。
中國利率要走向市場化,必然通過債券市場進行間接調控,債券市場收益率曲線是金融衍生產品、是市場利率的基石。
在人民幣國際化的大背景下,人民幣債券成為投資市場重頭戲,也是外資行最可能突破的市場。5月20日,首支外資法人銀行三菱東京日聯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發行的人民幣金融債券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順利登陸,發行金額10億元,期限兩年,發行利率為3個月Shibor加48個基點。今年7月,合和公路基建發行了香港首宗企業人民幣債券,8月全球連鎖快餐巨頭在香港發行2億元人民幣債券,是首宗外資跨國企業在港發行的人民幣債券。另據報導,亞洲開發銀行及世界銀行旗下的國際金融公司有意在港發行人債。由於債息低廉,吸引了許多企業表示要到香港發行,而被堵在門外的個人投資者也表示出很大的興趣。
2008年底,監管機構允許外資法人銀行在銀行間市場交易並承銷非金融企業債券融資工具,包括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等。而今年8月有消息傳出,在華外資法人銀行有望從事銀行間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的承銷業務。此前,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目前可在銀行間市場投資國債、央票、金融債、短融券、中期票據及某些衍生金融產品,但不能從事企業債券承銷業務。只有匯豐控股、摩根大通和渣打銀行三家外資行具有財政部國債承銷團成員資格。渣打銀行(中國)、摩根大通(中國)和花旗銀行(中國)則擁有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做市商資格。
由於受到約束,外資行的債券交易絕對量的市場份額還不足為道。中國銀監會年報顯示,截至2009年末,資產總規模也僅為1.35萬億元人民幣,佔全國銀行業資產總額的1.71%。至今年7月末,外資銀行債券託管餘額僅為1,802.04億元,不到全國金融機構債券託管總量的1%。
但外資行的交易水平一流、活躍程度一流、現券買賣總額佔全國銀行間債市現券交易總量的幣種,已經從2004年1%左右升至當前的近10%。現券交易之年的利率互換交易量差不多能佔到整個中國市場的一半。
據路透社報導,論債券交易水平,外資第一,市場化的股份制銀行第二,而大型銀行哪陪末座。市場是公平的,誰擁有的政策紅利越多,市場給予的越少。但大型銀行在債市的表現,顯示他們無法承擔起利率市場化的重任,靠他們參與國際競爭,黃花菜都涼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葉檀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