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水利部趕製洪水風險圖實為畫餅充飢

【看中國記者唐婉馨綜合報導】據大陸媒體消息,近日,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防洪抗旱減災研究所副所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向立雲在接受《瞭望》新聞週刊採訪時表示:「今年入汛以來的連續暴雨導致我國很多地方出現洪澇災害,是近10年來最嚴重的水災。至今,水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達2000多億元,死亡和失蹤人數超過2000人,這也是10年來最多的。」目前水利部正在編製一份《全國洪水風險圖》,聲稱主要是針對各地洪水風險程度進行分析,若能在此基礎上通過一定的程序對社會公示,則可引導洪水風險區域在建設和開發過程中,科學使用土地,有效規避風險。

大陸國家防總辦公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束慶鵬8月4日透露,今年以來的洪災範圍很廣。長江、淮河、黃河、遼河、松花江、海河等7大流域都不同程度地發生了洪澇災害。已有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遭受洪澇災害,農作物受災9721千公頃,受災人口1.4億人,因災死亡1072人,失蹤619人,倒塌房屋110萬間,直接經濟損失約2096億元。水利工程水毀損失已達400多億元,較常年多3倍。

一輩子與水利工程打交道的「兩院」院士潘家錚稱,建設水利工程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興利,一是除害。不過,目前的現狀是旱災和洪災並存,對於中共政府成立初期,中國只有4萬公里的堤防,1950年代開始,各地曾大力興修水利,向立雲認為這種"大起大哄"的作法導致了不好的結果:一是山區丘陵地區的中小河流保護面積小,洪水漲落幅度大,要達到較高的防洪標準,需要大量的投入,從經濟效益上看,可能不合理;其次,即使經濟上可行,有些地方河流保護面擴大後,形成「洪水歸槽」,將更多的洪水輸送到下游,造成下游防洪標準相對降低,防洪壓力增大。因此,「山區及中小河流的治理,應放在流域防洪的整體考慮中,權衡利弊,合理安排。但是要想通過修建水利工程徹底消除水患是不現實的。」

而大陸一些異見人士認為,大陸當局由於幾十年來不重視環境保護,致使北方許多地區土地沙漠化,不注意保護森林資源,亂砍亂伐,破壞了大陸的植物植被和生態環境,造成了目前這一系列的惡果,才使大陸生態環境進入了一種進退維谷的局面,而有關部門所制定的大江大河流域的洪水風險圖,也只是一個充飢的畫餅而已。

本文留言

作者唐婉馨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