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實名制沒幾家當真 實施存在四大難題

昨日是工信部要求實行「手機實名制」的第一天,廣州日報記者在廣州多家電信運營商營業廳看到,「手機實名制」並未真正落實......

昨日上午,記者走訪了市內5家運營商營業廳和手機檔口等社會渠道,以顧客身份要求購買預付費手機卡,沒有一家網點要求記者必須出示並登記身份證。雖然少數營業廳張貼出有關公告,但並沒有真正落實。

在環市東路的中國聯通營業廳和中國電信營業廳,記者主動詢問是否需要身份證購買手機卡時,工作人員均回答:「沒有身份證一樣可以買。」

作為預付費手機卡銷售的主力,手機檔口等社會渠道昨日也未真正執行「手機實名制」。記者走訪了多家手機檔口,無一例外被告知「與平時一樣,不需要身份證就可以買卡」。動物園南門附近一位手機檔口店主對記者說:「沒有人通知一定要實名登記,電信企業也不可能斷了自己的財路」。

聯通一位人士評價說,手機實名制的實施並非能「一夜完成」。比如對老的預付費客戶,只能採用簡訊等方式提醒和建議用戶盡快補登。畢竟這次方案還不是法律規定,除非國家出臺法規,之前未補登實名的號碼將被停用,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實名制4大難

其一:用戶基數大

中國現有7億手機用戶,其中70%~80%都是沒有身份登記的預付費用戶,總量達5億戶,而且每月全國新增手機用戶近千萬,運營商需要做一系列準備工作。

其二:運營商利益受影響

有運營商說,如果大家都遵守遊戲規則還好,一旦有的運營商為了擴大用戶群而放鬆管理,勢必引起連鎖反應,嚴格執行的運營商反而受損,很可能出現市場份額降低、利潤下降的情況。

其三:部分用戶不願意登記

預付費用戶比例約佔70%左右,從這一比例可看出,不少消費者仍對不實名登記的預付費卡「情有獨鍾」,他們普遍擔心實名登記後帶來的隱私泄露、個人資料易被人利用等問題。

其四:社會渠道的管理問題

目前,通過報刊亭等社會渠道售出的手機卡佔整體市場的八成以上,從網吧實名制實施的情況看,這些社會渠道在出售手機卡時,難保不會對這項工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