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討論:學生是否應在教師節給老師送禮?

 2010-09-02 01:2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九月十號是中國的教師節,很多學生和家長每年都會被給老師送禮的問題所困擾。《中國青年報》近日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有超過百分之六十三的家長認為,政府應 該規定,教師不能收取禮物。就此,自由亞洲電臺記者石山邀請原北京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孫延軍和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大學管理學教授謝田就教師節是否應該送禮等問題進行討論

記者:九月十號是中國的教師節。中國青年教育信息中心在網上做了一些調查,有63%的家長希望中國的教育部門做出一個死的規定就是教師不要收禮。現 在中國學生和學生家長給教師送禮非常普遍。他們也調查問為什麼送禮,有65%家長說,送禮是希望老師多照顧一下自己的孩子;有57%的家長說,如果不送禮 擔心孩子受委屈;有17% 的家長說,對老師的工作表示肯定;還有9%左右的家長說,不送禮不足以表達謝意。我想問一下孫延軍教授,您怎麼看這個問題?中國尊師重道有幾千年的傳統, 中國人尤其到教師節的時候該不該送禮?

孫延軍:我覺得按照剛才調查的那種說法,送禮是絕對不應該的。比如說,春秋時期孔夫子接受學生的時 候,他也收一點微薄的禮物,就是束脩之禮,十條乾肉,這個禮物是非常微薄的。但是,現在看看剛才那個調查結果表明,有些家長已經覺得承受不了,希望教育部 出面對教師收多少禮做出一種明確的規定,這說明教育部門的腐敗已經相當嚴重了。

記者:是不是給家長的心理負擔也很大?

孫延軍:對,家長就會想,送多了覺得有負擔,送少了又怕自己的孩子受到虧待。所以說,他們心理負擔就非常大,造成了一種非常不必要的麻煩。

記者:現在我們回過頭來說,謝教授您在美國教書已經很長時間了,在美國您收過禮嗎?學生有沒有向老師送禮這麼一個習慣呢?

謝田:有,偶爾會有,不是非常多,我也收過。但是那個禮物,比方說這個學期結束後送一小盒巧克力,或者是很小的禮物。在美國的話一般這個時常是在公立學校 的,制度是非常嚴格非常明確的,就是說一般來講是不可以收禮的。因為你處在一種利用你的權力或者你的職位權利,你可能會對這個學生的未來有所影響,那收禮 會影響你的判斷力或使用你的權利。

記者:在美國的政府部門都有嚴格的規定,比如說收別人的禮不能超過幾美元。

謝田:基本上這個社會普遍認為受賄是不可以的。不光是送禮,有任何利益衝突的地方,任何有可能個人從中受益的地方,這都屬於利益衝突的問題。

記者:那您覺得在中國的情況,家長給老師送禮是不是有些和美國不太一樣的內涵在裡頭。

謝田:我不認為是這樣,因為剛才孫教授講的束脩的事情,我可能理解不太一樣,我記得這個束脩好像不是送禮,它實際上是交學費。就是孔子有另外一句話叫「有教 無類」,就是說學生沒有錢交學費他也會接受。中國的情況是家長已經明確地感覺到了,就是希望送禮能夠使得老師對學生會比較好一點,那就是說明實際上裡面有 威脅的成分存在,覺得不送禮的話,一定是很明確地知道老師可能對學生不好。

記者:我們回頭問孫教授,您覺得謝教授說的這種「威脅」的情況在中國確實存在嗎?

孫延軍:應該說確實存在。現在中國整個社會處在腐敗當中,教師隊伍的腐敗也是不容樂觀的,確實是有威脅。也就是大家都送,你不送怎麼辦?造成了這樣一種社會性的心理恐懼。

記者:可能不好的教師還是很少,但是會對社會造成很大的影響。記得前幾年有過統計說,中國的中小學教師是中國整個社會收入最高的階層,當然這跟政府的教育產業化整個措施有關係,但是確實也可能造成了一些其他負面影響。

孫延軍:對,中小學為了創收,設了很多巧立名目的事情,比如說,在規定的時間給學生上課的時候,他不認真授課,但是他提出要給學生補課,那麼學生要接受他的補課就要交補課費。凡是交了補課費的學生,他就認真教,那麼考試的時候這些學生的成績也就相對的好一些。

謝田:我有一個例子,現在很多的藝術院校,比如音樂學院、美術學院,老師在招生的時候,因為老師有很大的自主權,最大的權力就是我想要那個學生就要那個學 生。現在據我所知,已經非常普遍地甚至是去中央音樂學院報考的時候,乾脆把一輛汽車開到老師家門外,把鑰匙留下就走了。就是說,這種送禮已經送到這個程度 了,這不是偶然現象。

記者:對,這恐怕也不光是教育界的問題。

謝田:但是教師一般認為你本來就是傳道、授業、解惑,應該是傳統和道德的傳承的主要負擔人,也就是說如果你在道德上這樣做的話,你已經沒有辦法去把這個社會或者學生們的道德教更好。

記者:在中國,教師本來是為人師表,是不是也確實有很多不太令人滿意的地方?

孫延軍:對,教師,尤其是89年之後,整個社會風氣變壞,那麼教育界的風氣也逐漸開始變壞了。後來再加上教育產業化,把教育當成了一種賺錢的工具。整個教育 體制無論是從管理上還是教師本人,還是從學生的學習態度上,它已經不是說要擔負教育的社會職能,或是擔負教育的科學研究職能,擔負教育的傳道授業的職能, 完全是變成一種瓜分社會利益的一種工具。

記者:那我們回到教師節送禮的問題。孫教授您覺得是不是應該像美國這樣規定一個最低限度,因為中國的傳統裡面有尊師重道,給教師送禮其實也不過分,但是,可能送多了互相攀比就成了社會壓力了,您覺得怎麼樣的處理比較好些?

孫延軍:做一個規定這是可以的,但是這還是治標不是治本的辦法。

記者:非常感謝兩位。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