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知名地產商被曝花錢買「聯合國人居獎」(圖)

據不完全統計,近5年中國至少有超過200個樓盤「獲得」過聯合國人居獎,而這些所謂的「聯合國人居獎」,沒有一個是聯合國相關機構直接評選出來的,而是花錢找一些中國的機構買的。

「聯合國人居獎的樓盤滿天飛,花錢就能買到,卻沒幾個真的。這種荒謬的景象大概只有在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才會有。」在北京東四環一家購物中心門外,知情者手指附近一家名為山水文園的高檔樓盤,向《國際金融報》記者介紹說,「這個樓盤去年就在圍牆外打出了很大的路牌廣告,宣稱自己獲得了聯合國人居獎。」

36萬買聯合國人居獎

知情人告訴《國際金融報》,根據不完全統計,最近5年中,在中國至少有超過200個樓盤「獲得」過聯合國人居獎。這些樓盤,既遍佈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也出現在例如天津、威海、武漢、青島等二三線城市。這些樓盤的開發商既有毫不知名的二三流房地產企業,也有像星河灣、富力地產、龍湖地產這樣全國赫赫有名的一線地產大鱷。


地產商不遺餘力地宣傳其樓盤

「這些所謂的聯合國人居獎,沒有一個是聯合國相關機構直接評選出來的,而是花錢找一些中國的機構買的。」知情人向《國際金融報》出示了一份所謂聯合國人居獎參評方案。在這個方案上,寫著「聯合國人居獎(中國)優秀範例獎頒獎盛典」的字樣,方案顯示,該評選主辦機構為聯合國人居署、印度住房改革部等,而中國某著名房地產行業組織則是其聯合主辦機構。

「如果不仔細看,你看不出來。它的真正的主辦機構只有一個,就是國內的這個房地產行業協會。而且你無法直接從字面上看出這是一個賣獎的評選方案。」知情人介紹說,這類評獎方案都在後面附帶一個宣傳推廣方案,主辦機構通常會稱,參加評選不花錢,只是獲獎後享受宣傳推廣服務才收費。而實際的潛台詞是,如果開發商不花所謂宣傳推廣的費用,是無法獲獎的。當然,幾乎所有的開發商都會心存默契。

記者注意到,這份方案上的宣傳推廣費為36萬元人民幣。

正版人居獎僅19例

《國際金融報》記者調查得知,聯合國人居獎有嚴格的評選流程和入選標準。其關注核心是公益,商業化運作的樓盤「天生」就不在關注之內。

記者從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的一份名單中看到,從1990年至2009年間,中國總共才獲得19項聯合國人居獎,其中包括城市政府組織、城市公共設施、時任市長等。這些機構或者個人,獲獎原因也基本與公益事業相關,沒有一例是商業開發的樓盤。

記者登錄住建部官方網站查詢,住建部於2009年6月11日發布了一則聲明。該聲明指出:住建部是聯合國人居署在中國惟一的合作項目歸口管理部門。聯合國人居署是政府間機構,與聯合國人居署的合作是政府間合作,嚴格實行歸口管理,所有與聯合國人居署的合作,都必須經住建部統一對外。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聯合國人居署的合作規定,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從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中篩選優秀城市和項目,向聯合國人居署推薦,申報聯合國人居獎和範例獎。其他任何組織、單位無權向聯合國人居署申報或推薦。

這個聲明透露了兩個信息:住建部下屬的中國人居環境獎領導小組辦公室,是目前中國境內惟一有資格申報或者推薦聯合國人居獎的官方機構,其他任何組織或單位都無權向聯合國人居署申報或者推薦;除了住建部公布的上述19個中國項目獲得聯合國人居獎外,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商業開發的樓盤通過這一權威機構進行申報或者推薦而獲獎。

也就是說,全國累計200多個獲得聯合國人居獎的樓盤,花錢買來的全部是「野雞獎」。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