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侵犯知識產權問題亞洲排名第三(圖)

中國在侵犯知識產權現象嚴重程度排名中「屈居」第三。

香港的亞洲政治風險顧問公司週三公布了亞洲知識產權保護現狀排名,中國名列第三。

印尼、越南、中國、菲律賓和印度分別名列侵犯知識產權最嚴重的前五位,而在保護方面最好的分別是新加坡、日本、香港、臺灣和韓國。

中國長期以來經常受到侵犯知識產權的指責。BBC中國事務編輯陳時榮認為,這次排名下降並不著意味著中國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狀況有明顯改善。

更隱蔽,更高級

他說,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的一些侵犯知識產權的活動已經從街頭小攤販和家庭作坊轉入更隱蔽的生產部門,而印尼則盜版商品在大街上隨處可見。

早期中國的盜版一個典型例子就是北京的秀水東街,賣假名牌。

現在,更多的是企業把國外技術拿來,再用此去跟外國公司競標。

亞洲政治風險顧問公司說,中國經濟規模的龐大,而且一些中國大公司「有能力利用盜版技術參與海外市場競爭」,使得它經常成為反盜版調查關注的目標。

該公司說,相比之下,像越南、菲律賓和印尼等國家盜版行為的規模和能力不如中國那些大公司,還不足以造成全球性的破壞。

但是這些國家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非常差,這方面的基本設施欠缺、政府效率低。

即使反侵權反盜寶的法律條文很周密詳盡,但執法不力使得這些法律形同虛設。

令人吃驚

陳時榮說,盜版也是一個產業,政府對盜版活動實際上有時候也是睜一眼閉一眼。

亞洲政治風險公司的這個排名是基於6月到8月中旬之間對1285名外籍經理人所作的調查結果。在0-10之間,得分越高的國家知識產權受保護程度越低。

法新社說,這一排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全球電腦軟體行業的調查結果。

這些行業巨頭對盜版電影和軟體在亞洲各地可以輕而易舉得到的現象感到吃驚。

中國雖然在打擊盜版活動方面採取了更嚴厲的措施,但政府利用市場准入作為槓桿來獲取技術轉讓的策略可能會導致更多摩擦和衝突。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