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日奔波存不下錢 中國人工資增速長期落後於GDP

今年二季度,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是中國人均GDP卻只有日本人均GDP的1/10,人均GDP只有3800美元,在全球排在第105位左右。而按照中國人收入1300元的貧困標準線,全國還有4000多萬人沒有脫貧。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計,目前,電力、電信、金融、保險、菸草等行業職工的平均工資是其他行業職工平均工資的2∼3倍,考慮到住房、工資外收入和福利待遇上的差異,實際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間。

最近,網上特別流行「晒工資條」。如果在網上搜索引擎裡輸入「晒工資條」這個關鍵字,可以找到約291000條相關信息。所晒的工資條也有用來「曝光」的,比如有些壟斷性國企的員工收入就高得離譜。這樣的圖片和文字內容一經被貼上網後,引來了諸多網友的熱議。

要說中國人收入高,這會讓很多國人感到納悶,甚至很鬱悶。在很多大城市裡,很多人都在為生計奔波,但還是存不下錢。

薪水漲得沒GDP快

回看過去3年來的中國GDP增加速度,2007年13.0%,2008年9.6%。2009年8.7%,儘管有所放緩,但中國人的薪水增加速度可沒有GDP漲的這麼快。

在很多大城市裡,很多年輕人除去租房和日常開銷,基本都是「月光族」。不是他們不想存錢,是真的存不下錢。即便是像IT行業這樣近年來薪水增長比較快的領域,很多人還是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

在北京,今年7月的市政協第二十三次主席會議上,一份15頁的調研報告顯示,北京一線職工收入水平現狀是「增長緩慢,長期偏低」。

調查顯示,12.8%的職工反映,5年來未漲過工資;2009年23.6%的職工工資收入還有所下降。這使他們感覺政府公布的平均工資漲幅只是「假象」,掩蓋了不同行業、企業之間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事實。

調查還顯示,被調研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工資水平遠遠高於其他崗位,且增長速度較快,其2009年的工資水平比2008年增長25%,絕對值增長35644元,達到了生產服務人員的25倍。高管人員與生產服務人員收入差距,由2007年的4.37倍擴大到2009年的5.78倍。

會議指出,北京企業職工工資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但工資分配不合理,企業內部及行業間工資差距繼續擴大;大多數企業一線職工平均工資偏低,眾多勞動密集型企業的職工工資長期停留在較低的水平。收入分配問題中,企業中直接從事生產、銷售、管理崗位的一線職工收入偏低,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在廣東,2010年的「社會溫度計」調查報告顯示,居民認為廣東當前存在的最重大社會問題的排序分別是:工資漲得慢(34.8%)、看病難、看病貴(33.7%)、收入差距過大貧富懸殊(27.2%)、貪污腐敗(26.9%)、住房價格過高(22.8%)。居民當前最關注的問題排序是:提高收入(32.3%)、反腐倡廉(30%)、貧富差距(28.3%)、就業問題(28.2%)、醫療保障(27.2%)。

從這個調查結果中看以看出,無論是工資漲速慢,還是貧富差距,都成為了老百姓非常關注的話題。受訪居民對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最大困難雖然有不同感受,但從排名前5位的選項來看,物價上漲太快、房價高、看病貴、家庭經濟負擔重等均是由於居民可支配收入偏低而衍生出的問題。對此,原廣東省社會科學院人口所所長鄭梓楨教授認為,這些都可歸結到「收入低」這一核心因素上來。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