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大陸孩子計算力第一 創造力最末尾

根據「國際教育成就評量協會(簡稱IEA)」二○○九年報告,廿九個接受調查的國家中,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第一,但想像力與創造力卻排名最末、倒數第五。專家認為,中國家長不願放手的教育態度,以及目前「一試定終身」的教育制度,嚴重束縛、埋沒了學生的潛力和創造性。

根據《長江日報》報導,前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日前出席公開場合時表示,中國孩子的想像能力,已經令大陸科學界陷入憂慮,她引用IEA的調查結果指出:大陸的中小學只有四.七%的學生自覺有好奇心和想像力;不到一成五的學生想鍛練自己的想像與創造力。

另一份由美國專業學會共評的「影響廿世紀人類生活的二十項重大發明」,也沒有中國人的貢獻。實際上,每年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的中國人超過二千位,是外國留學生之冠,比排名第二的印度人整整多出一倍。但在美國專家眼中,中國學子即便成績突出,想像力卻大大缺乏。

同樣的道理,學科奧林匹克競賽上,中國的中小學生雖然經常拿金牌,但是在競逐創新能力的國際科學與工程大賽時,中國卻始終拿不到好成績。對此,劉道玉解釋,奧賽強調解題思路和邏輯思維,可以通過反覆訓練獲得好成績,但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需要的創新能力,卻不是老師能訓練出來的。

劉道玉比較世界上兩個最重視家庭、精英教育的國家:中國和以色列,他認為,以色列家長奉行「獅子育兒法」,讓小獅子離開母親,自己學會生存;中國家庭則走向兩個極端,要麼嬌寵、要麼棒喝。結果呢,前者培育出將近十位諾貝爾獎得主,後者卻沒半個,因而可以做出結論:「中國孩子的創造力被現在的中國教育體制扼殺了。」

此外,劉道玉也認為,「一考定終身」的應試教育,嚴重束縛、埋沒了學生的潛力和創造性,因此,教育改革應首先從高考(大學聯考)制度下手,如果無法取消考試,至少可以採取「一年多考」形式,將考試與錄取分開,只有挪去高考「指揮棒」,孩子的好奇心才能回來。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