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粵相爭 民眾發聲

剛剛過去的週末,廣東和香港市民分別舉行抗議活動,要求廣東的本地媒體保留本地粵方言,讓其不被普通話完全取代。

*居民集會 警方驅散加拘押*

星期天,中國南方出口樞紐廣東省省會廣州市發生數百人與警方衝突事件。民眾抗議當地或將用普通話取代許多電視節目中的粵語方言。這是最近幾個星期以來舉行的第二次類似活動。

目擊者說,抗議星期天下午在人民公園內和平舉行,另有數百人無法進入公園而聚集在外牆。不過,抗議者後來與數百名試圖驅散示威的警察對峙而發展成為警民衝突。大約20多人被警方帶走並被拘押將近6小時,其中包括8名海內外記者。

當地政府上星期曾經拘留一名另一次類似抗議活動的組織者長達數天時間,並且威脅要懲罰繼續組織遊行的人。廣州市公安局在官方網站上刊出了聲明,指責抗議者舉行非法集會,說政府將「懲處那些無理鬧事者」。

*香港民眾反對厚此薄彼*

就在廣州民眾聚集之時,香港也有大約有200人舉行了一次捍衛粵方言的集會。香港教協會權益及投訴部副主任韓連山對媒體說:「我來這裡支持廣州的兄弟姐妹。如果他們的自由和選擇受到干預,那麼遲早香港人民的自由和選擇也會受到干預,因為我們是一個國家的。」

遠在加拿大留學的29歲孔先生專程前來香港發出聲音。他說:「我們有權利發表個人意見。」他認為,普通話和粵語應該共存,政府不應該厚此薄彼。

*方言保留文化多元性*

中國問題專家胡星斗接受美國之音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推廣普通話利於地區融合,但是,保留地方特色卻是保護文化傳統的重要環節。他說:「一方面,推廣普通話是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應當容許少數有自己語言,或者獨具特色的方言地區保留部分使用本地語言的新聞節目。譬如廣東這個特色鮮明的地區應當普通話和粵語同時使用。」

胡星斗指出,中國目前在新疆和西藏等地區都保留部分少數民族語言的電視節目,這不僅滿足當地人民的生活與文化需要,同時也保存文化的多元性和語言的多樣性。

胡星斗表示:「在一個現代的開放社會,應當允許自動保留地方語言,不必強求。況且,市場經濟具有重大的融合作用,自然會把普通話帶到每一個角落。」

*官方視遊行為大敵*

觀察人士說,廣州政府之所以對公眾抗議活動表現得如此敏感,可能與這個城市將在11月份主辦亞運會有關。此外,「迷戀穩定」的北京政府則在無論問題多麼微不足道的情況下,都對挑戰官方政策的公眾遊行活動倍加警惕。

自由評論人士舒可心對美國之音記者說,中國政府部門對所謂遊行、示威活動談虎色變,甚至將它標籤化、妖魔化,是因為不瞭解這類活動其實是現代公民社會的正常組成部分。

舒可心說:「中國憲法早已確立公民遊行的權利。在憲政國家,憲法上書寫的公民權利並非憲法賦予公民的權利,而是憲法要求政府必須至少保護的權利---保護公民的遊行、示威、結社、言論等權利。」

舒可心說,這些權利是大眾給政府開出的清單,要求政府用納稅人的稅款來保護公民的相關權利。但是,包括公安局在內的中國政府行政機構卻不具備關於遊行的相關知識,認為但凡遊行者皆「壞蛋」。因此,他們非但不擔負保護遊行者權利的使命,反而天經地義地扮演起打壓遊行者的角色。

關於粵語與普通話的爭論近來廣泛見諸媒體報端。粵語支持者說,該方言在中國大陸被日漸「邊緣化」。普通話支持者則認為,廣東外省人口與日俱增,粵方言滿足不了他們的需要。廣東方言與北京「官話」之間的衝突也由此而起。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