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宣布興建隧道 中印邊界火藥味濃

中印邊界的喜馬拉雅山隘口「若唐」 (Rohtang)在西藏語中意指「萬人塚」,一年有六個月被籠罩在一片冰天雪地中;儘管地處偏僻且天候惡劣,印度政府仍決定斥資在此挖掘隧道,好與一線之隔的中國互別苗頭。在印度感受中國威脅,並加緊腳步嚴陣佈防的同時,觀察家指出,相較於印度與巴基斯坦邊界,中印邊界顯然更不穩定。

相較印巴 中印邊界儼然更不穩定

過去十年來,相較於中國不斷在中印邊界線一端大興土木,屹立於印度一側、與位於中印爭議邊界上的馬納裡相距僅五十一公里的若唐隘口,默默見證新德里當局無力與無意在此蠻荒崎嶇之地伸張主權的立場;但如今,印度已加緊追趕中國的腳步,不但在此興建與加強簡易機場、改善年久失修的道路與成立軍事前哨基地,還要實踐數十年前許下的承諾,打造一座貫通峻嶺的若唐隧道。

若唐隧道全長九公里 貫通峻嶺

全長九公里、貫穿比爾本賈爾嶺的若唐隧道已於六月開工,工期估計歷時五年;另外還有其他幾座隧道的興建工程也已起跑。若唐隧道採馬蹄形設計,原始興建計畫早在一九八三年就提出,目的是打造一條不受天候影響、通往喜馬恰爾邦的列城、拉賀勒與斯碧提山谷的道路。

新德里之政策研究中心的中印關係分析師切蘭尼說,印度當局姍姍來遲的興建工程,在於藉由提升後勤來改善國防;隨著在西藏興建鐵路、機場與高速公路,中國如今已能將更多部隊部署於中印邊界,甚至隨時對印度發動攻勢。中印雖非完全敵對,長達四千多公里的邊界處處是爭議或誤植,兩國甚至在一九六二年因此開戰。近年來雙方維持表面和諧,但邊界爭議與西藏精神領袖達賴流亡印度,使雙方關係依然緊張。

因此,中國興建青藏鐵路被印度視為可疑之舉。印度中印關係專家拉傑戈帕蘭說,印度長期以來一直把喜馬拉雅山視為天然屏障,以致在開發邊界動作遲緩;印度認為中方改善邊界基礎建設,只不過是讓中國人能前往邊界,「真是好傻好天真」。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