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中國東西部發展差距擴大

中國一份有關西部開發的報告說,經過了10年的西部大開發,儘管西部經濟增長率提高,但是東西部發展差距仍在擴大。

*報告提出主要問題*

中國西北大學西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7月24日發布西部藍皮書在肯定西部開發成績的前提下,指出了當前西部地區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

這部藍皮書的主編、西北大學西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姚慧琴表示,西部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產業結構呈逆向調整;西部與東部地區城鎮化發展差距趨於擴大;就業機會增長緩慢;公共服務能力低下和農村貧困問題仍然突出等。

*西部經濟仍靠資源產業支撐*

就產業結構呈逆向發展而言,根據最新西部藍皮書,西部地區產業發展層次低,採掘和原料工業比重大,產業鏈條短,加工深度和綜合利用程度低。

這份《西部藍皮書:中國西部經濟發展報告(2010)》顯示,西部地區主要靠資源性產業來支撐發展,在價格因素的刺激下,採掘和原料工業比重提高。

西部藍皮書認為,中國西部地區這種靠資源和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是不可持續的。資源型工業對勞動力的吸納能力有限,加上城鎮化嚴重滯後,導致地區就業機會增長緩慢。

*學者:觀念封閉制約發展*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員馮興元認為,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現狀既有制度性因素,也存在非制度性因素,比如文化差異。跟東部沿海地區相比,西部的開放程度相對低。

馮興元研究員說:「東西部經濟發展差距拉大的因素有多方面,比如非正規制度方面的差距,就是文化意識形態。中國發展最快,人均GDP最高的地市,基本上都是在沿海地區。比較地區文化你就會發現,沿海地區都是非常開放的。相應地接收的信息、知識、資源都多,培養的人材也就多。在這種情況下,不發生兩極分化反倒是不正常的。」

*激活肌體造血功能有利發展*

馮興元研究員分析,東西部地區的文化差異還表現在,那些資源依賴型的城市大多是集權文化和依附文化同時並存,對地區經濟發展沒有幫助。

他說:「這些高度資源依賴型的城市都是集權文化和依附文化同時並存。就是資源是國家控制,所以形成集權文化,而被控制的人是一種依附文化。兩種文化對經濟發展都沒有好處。單純靠財政的轉移支付是解決不了發展問題,只是輸血還不是造血。」

*出台資源稅,提高財政支出效率*

馮興元研究員說,西部經濟發展還必須進行制度上的完善,比如說出台資源稅。他說,有了完善的資源稅收制度,如果資源稅的稅金是內生的,而不是中央政府輸血式的財政支持;同時支出的決策也是內生的,就有利於財政支出效率的提高,從而增強地區經濟的內生增長動力。

這份藍皮書說,2008年西部農村貧困人口有兩千六百多萬人,貧困人口比率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2倍。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