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洛 :為什麼三峽工程的防洪效益十分有限?

通過中國政府二十多年來對三峽工程不遺餘力的宣傳,人們對三峽工程的防洪能力寄予很大的期望。2010年7月長江流域出現洪災,三峽工程的防洪能力面臨一番實踐的檢驗。通過實踐檢驗的結論是:三峽工程的防洪能力十分有限,距離三峽工程建設目標還很遠很遠。但是官方機構和主要媒體還是在逆境中想方設法地吹捧三峽工程的防洪能力。本文從技術上來解釋,為什麼三峽工程的防洪效益是十分有限的。

一、三峽工程的目標

都說三峽工程是中國人的百年夢想,這個想可以追溯到孫中山的「實業計畫」。但是做夢的人有完全不同的工程目標。孫中山想在三峽建低壩,其目標是改善航運,其次是發電。美國墾務局工程師薩凡奇所規劃的三峽工程主要是為了發電,生產化肥,解決吃飯問題。毛澤東試圖建三峽工程,在三峽處卡住長江洪水,一勞永逸地解決長江洪水問題,並把洪水蓄積在大壩後面的水庫中,搞南水北調,解決北方水少的問題。由於工程目標不同,毛澤東的三峽工程就不同於薩凡奇的三峽工程,更不同於孫中山的三峽工程。

1956年毛澤東寫下了「高峽出平湖」的詩句。從這之後,「高峽出平湖」就成了三峽工程的同義詞。

1958年 3月8日至26日中共中央在成都召開會議,批准了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1958年7月編印的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要點報告中在「為什麼必須以三峽為主體進行流域規劃呢」一節中寫道:「我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對未來三峽水利樞紐的歌頌:「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今世界殊。」這幾句詞,概要地說明瞭在偉大河流上主體工程的前景。」「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對長江洪水有特殊的控製作用。」「三峽水庫的控製作用,不僅僅因為它有巨大的防洪庫容,而且因為它對全江一切較大水庫,可以發揮有效的調蓄和補償作用。」

1992年4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了三峽工程,工程目標為:防洪,發電,航運,南水北調和區域發展,而防洪則是第一和最主要的目標。從此,三峽工程可以防禦千年一遇的洪水,三峽工程可以防禦萬年一遇的洪水,就不斷地出現在中國的媒體中。要是有人批評三峽工程的防洪效益小,便是妖魔化三峽工程。

在世界上很難找到以防洪為第一和最主要目標的水庫大壩工程。世界上著名的埃及阿斯旺大壩工程,其最主要的目標是灌溉和供水,其次是發電,然後才是防洪。

工程目標不同,工程的可選方案也不同,設計也不同。如果三峽工程的目標是發電,那麼建設幾座低壩的多級開發方案可能就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幾座低壩的所獲得的水位差之和等於一座高壩的水位差,而多級開發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小,移民人數更少。

二、水庫防洪庫容

水庫的防洪功能依賴於水庫的防洪庫容。

水庫的總庫容由活動庫容和死庫容組成,而活動庫容又由興利庫容和防洪庫容組成。

根據官方公布的資料,三峽水庫的總庫容為393億立方米,其中活動庫容221.5億立方米,死庫容171.5億立方米。死庫容的作用是抬高水位以利於發電,以及作為泥沙淤積的場所。

防洪庫容顧名思義是為防洪而用,興利庫容是為經濟目的而用(發電或是灌溉或是供水)。三峽水庫的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用於興利庫容為165億立方米。三峽工程的防洪庫容相當於全部的活動庫容,而興利庫容則是重複計算的。中國的規範有中國特色,三峽工程是按不同時間段計算防洪庫容和興利庫容的,同樣一立方米庫容,汛期是防洪庫容,到枯水期時則成了興利庫容。按照德國的規範,防洪而用和興利庫容不能重複計算。可能的結果就是三峽水庫的興利庫容為165億立方米,防洪庫容56.5億立方米,兩者之和為221.5億立方米;或者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興利庫容為零,兩者之和也為221.5億立方米。

三、如何評價水庫防洪能力的大小

1998年長江發生洪水,當時三峽工程剛完成大江截流半年多,大壩還沒有建設。三峽公司總經理陸佑楣向記者表示:要是有了三峽工程,何愁長江洪水呈凶狂。看來三峽工程真是能滿足毛澤東卡住長江洪水的要求。可是三峽大壩封頂後5年,長江水利委員會的官員告訴大家,三峽工程的防洪能力是有限的。顯然離毛澤東卡住長江洪水的要求還有很遠的距離。

其實對水庫調蓄水流的能力,也包括水庫的防洪能力,工程上早有鑑定的標準。這個標準就是總庫容與壩址處年平均徑流量之比以及活動庫容與壩址處年平均徑流量之比,其中活動庫容與壩址處年平均徑流量之比最為重要。這個比例為1,水庫防洪能力就大。這個比例越小,水庫防洪能力越小。

三峽水庫的總庫容393億立方米,壩址處年平均徑流量4510億立方米,總庫容與壩址處年平均徑流量之比為:0.087:1

三峽水庫的活動庫容221.5億立方米,壩址處年平均徑流量4510億立方米,活動庫容與壩址處年平均徑流量之比為:0.05:1

再看看埃及阿斯旺工程的納賽爾水庫:

納賽爾水庫的總庫容為1689億立方米,壩址處年平均徑流量909億立方米,總庫容與壩址處年平均徑流量之比為:1.86:1

納賽爾水庫的活動庫容為1379億立方米,壩址處年平均徑流量909億立方米,總庫容與壩址處年平均徑流量之比為:1.52:1

所以,防洪能力是由水庫的特徵值決定的,並不是靠嘴吹出來的。

四、水庫庫容和洪水總量之比

檢查水庫防洪功能的另一個指標是水庫有效庫容和洪水總量之比。

三峽水庫的活動庫容221.5億立方米,宜昌站百年一遇洪水60天洪水總量為2444億立方米,活動庫容與百年一遇洪水量之比為:0.091:1

三峽水庫的活動庫容221.5億立方米,宜昌站千年一遇洪水60天洪水總量為2790億立方米,總庫容與千年一遇洪水量之比為:0.079:1

三峽水庫的活動庫容221.5億立方米,宜昌站萬年一遇洪水60天洪水總量為3100億立方米,總庫容與萬年一遇洪水量之比為:0.071:1

再看看埃及阿斯旺工程的納賽爾水庫:

納賽爾水庫的活動庫容為1379億立方米,壩址處千年一遇洪水總量為1340億立方米,總庫容與壩址處年平均徑流量之比為:1.029.:1

納賽爾水庫的活動庫容為1379億立方米,壩址處萬年一遇洪水總量為1520億立方米,總庫容與壩址處年平均徑流量之比為:0.907:1

埃及阿斯旺工程的活動庫容可以容納千年一遇的洪水總量,而三峽工程的活動庫容只能容納千年一遇洪水總量的百分之八。

用三峽工程的防洪庫容去完成控制長江洪水的重任,是小馬拉大車,力不從心。

五、加拿大和中國專家要求:防洪庫容300億立方米

通過上面的比較可以看到,三峽工程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與壩址處年平均徑流量之比為0.05:1,這是三峽工程的防洪效益小的關鍵。

加拿大專家做的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中提出,三峽工程的防洪庫容300億立方米。

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時防洪組也提出,三峽工程的防洪庫容要超過300億立方米。但是中國專家比較圓滑,又添上一句,至少在250億立方米以上。

但是在最後工程綜合平衡時,考慮到淹沒和移民問題,將蓄水位高度降低到海拔175米,防洪庫容減少到221.5億立方米,既沒有滿足300億立方米的要求,也沒有滿足250億立方米的最低要求,但是工程的防洪目標和防洪效益卻沒有做相應的修改,保持不變。

六、三峽水庫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是錯誤計算的結果

三峽水庫防洪庫容由防洪組要求的300億立方米減少到現在的221.5億立方米,而這221.5億立方米也是錯誤計算的結果。
2000年4月1日參加三峽工程論證,負責三峽工程初步設計的張光斗給國務院寫信,談到三峽的防洪庫容計算出錯的問題。5月17日國務院三峽建委副主任郭樹言與張光斗來信做了長時間交談。張光斗在信中寫道:「三峽的防洪庫容問題可能你們知道了,沒有那麼大。這個研究是清華作的,錢副主席知道後(指錢正英),把長江水利委員會找來問,他們也承認了。這也可以解決,無非把水位降到135米,影響幾天航運。但這件事在社會上公開是不行的。」

張光斗的建議是將防汛限制水位從海拔145米降到海拔135米,這樣三峽水庫的防洪庫容就不是壩址處的海拔145米到海拔175米之間的空間,而是海拔 135米到海拔175米之間的空間,這樣就可以彌補由於錯誤計算而造成的防洪庫容的不足。

郭樹言將問題報告給國務院,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將報告批轉給人大委員長李鵬,這個問題便石沉大海了。沒有一個政治家出面修改這個錯誤,沒有一個科學家願意為這個錯誤承擔責任。

到目前,三峽工程並沒有按照張光斗的建議將防汛限制水位從海拔145米降到海拔135米,這是因為如果將防汛限制水位降到海拔135米,所有的船隻都無法通過三峽大壩,因為三峽第一級船閘的底板高程為海拔140米。

再者,從李鵬的「三峽日記」所提供的數字,也可以證明三峽水庫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是錯誤計算的結果。李鵬「三峽日記」中寫道,(三峽工程)正常蓄水位180米,三峽防洪庫容近200億立方米(第42頁)。

現在建成的三峽工程正常蓄水位為175米,比李鵬1984年建議的180米低5米,防洪庫容應該小於200億立方米才對,怎麼可能在200億立方米的基礎上再增加了21.5億立方米呢?

最後,三峽工程至今也沒有公布水位庫容圖,而水位庫容圖是每個水庫大壩工程的最基本技術圖。為什麼三峽工程不敢公布水位庫容圖呢?如果公布這張圖就容易露餡了。

七、三峽工程的建設導致102億立方米自然河流蓄洪能力的消失

1981年四川、重慶洪水時,洪峰比這次洪峰更大。今年重慶寸灘洪峰達每秒7萬立方米,而1981年寸灘洪峰達每秒85700立方米。但是當年寸灘洪峰到達宜昌時,洪峰降低到70800立方米,雖然沙市、城陵磯曾出現高水位,但沒有形成洪災,洪水也沒有對武漢形成威脅。這是因為長江三峽河段本身有很大的自然調蓄洪能力,吸納上游洪水102億立方米。
同樣在1954年洪水中,長江三峽河段也起到吸納上游洪水的作用,一共吸納洪水51.5億立方米。在1982年洪水中吸納洪水58.5億立方米。

根據防洪組提供的資料,由於三峽工程的建設,在三峽庫區範圍內,天然河道被淹沒,原有的河槽調蓄作用消失,因此入庫洪水底寬縮短,洪水量更加集中。三峽水庫的出現,導致自然河流起碼102億立方米蓄洪能力的消失。簡單地說,三峽工程創造了221億立方米的防洪庫容(還是錯誤計算的結果),減去消失起碼102億立方米自然河流的蓄洪能力,淨增加只有119億立方米的防洪庫容。

八、如何理解三峽水庫蓄水252億立方米

通過中國政府二十多年來對三峽工程不遺餘力的宣傳,人們對三峽工程的防洪能力寄予很大的希望。2010年7月長江流域出現洪災,三峽工程的防洪能力面臨一番實踐的檢驗。結論是:三峽工程的防洪能力十分有限,距離三峽工程建設目標很遠很遠。但是官方機構和主要媒體還是在逆境中還是想方設法吹捧三峽工程的防洪能力。

2010年7月24日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發布第96期汛情通報稱,三峽水庫緩慢回落,長江中下游干流水位波動,水勢總體緩落。24日8時,三峽水庫水位降至158.54米,超過汛限水位13.54米,較昨日上午10時158.86米的最高水位下降了0.32米,入庫流量31000立方米每秒,出庫流量34100立方米每秒,蓄水量252億立方米。

三峽水庫蓄水量 252億立方米!

一般的讀者會理解成,三峽工程發揮了防洪作用,攔蓄洪水252億立方米,為長江中下游防洪立下汗馬功勞。

但是仔細一想,官方公布的三峽水庫防洪庫容只有221.5億立方米(還是錯誤計算的結果),怎麼可能蓄下252億立方米水呢?

其實,這 252億立方米中間有171.5億立方米是死庫容裡的容積。為了誇大三峽工程的防洪效益,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把死庫容裡的容積也拿來充數。

九、結束語

三峽工程,「高峽出平湖」。

李鵬在「三峽日記」寫道大壩處水位180米,重慶水位也是180米,重慶的基本建設都在180米以上,所以三峽水庫可以蓄水到180米而不淹重慶。

三峽水庫蓄水到180米,重慶水位也是180米,不會淹重慶,這是三峽工程設計的出發的。

但是今年洪水期間,重慶受災最嚴重。三峽水庫末端的重慶朝天門碼頭的水位超過海拔188米,重慶一些市區的水位更是超過海拔190米,而三峽大壩處的水位則要比重慶低40米。如果此時三峽工程動用全部防洪庫容,壩址處蓄水至175米,重慶遭受的可是就是千年不遇的大洪災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