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文字創製者——野利任榮
野利任榮是黨項族中的著名學者,學識淵博,對中國文化典籍非常精通。是西夏王朝建立初期各種典章制度的參與者和謀劃者,曾受元昊委託親自主持創製了中國歷史上獨具特色的文字—— 西夏文。是元昊最重要的大臣之一,元昊封他為謨寧令(天大王)。
舌戰群臣提倡務實
在元昊繼位之初,就準備廢除父輩傳下來的沿襲宋朝的繁瑣的典章禮儀制度,而盡量突出黨項民族意識和民族特色,但卻遭到了一些大臣,尤其是前朝元老的激烈反對。在西夏國內施行何種建國方略上,存在著兩種方針、兩套方法的鬥爭。當時的大臣圍繞這一問題形成兩派截然不同的陣營,展開了激烈的辯論。一種意見主張完全照搬唐宋的那一套,認為他們的禮儀制度詳實完備。西夏落後,理應全盤宋化;另一種意見主張根據黨項的實際情況穩步進行改革,反對照搬。面對群臣截然不同的意見,何去何從,元昊神色凝重,一言不發。就在這宮廷熙熙攘攘的辯論聲中,野利任榮站了出來。只聽他對元昊和眾大臣慷慨激昂地講到:一個國家要想繁榮興旺,必須有一整套持之以恆的建國方略。剛才諸位大臣認為要想使夏國富強,主張照搬中原宋朝的那套制度,這種說法太沒道理了。昔商鞅變法,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變革,秦國才成為一代霸主;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重視兵備,因而國家才強大起來。我們夏國的實際情況是黨項族人與漢族人混居,民性強悍,喜歡打獵,經常與兵馬打交道,沒有禮樂詩書之氣。只有根據實際情況,順著民族的習性,根據我們黨項族人的風俗習慣進行獎罰。我們黨項族人的風俗習慣是人民喜歡征戰,崇尚強悍,視戰死沙場為榮,老死家中為恥。只有這樣,才可以與宋朝抗衡,征服其他少數民族政權,難道只有宋朝的區區禮儀就能打敗敵人嗎!此時此刻,宮廷內一片寂靜,眾大臣啞口無言,都被野利任榮縱橫捭闔的話語深深折服了。元昊臉上也露出了讚許的微笑。野利任榮這種強調根據本國和本民族的實際情況,確定立國方針,進而進行改革的務實意見,深得元昊的心意和贊同,這場事關西夏何去何從,興亡盛衰的立國方略的大辯論就這樣以野利任榮的勝利而結束。此後,元昊更加倚重野利任榮,視其為知己與心腹,無話不談,放心地把建國的方略大計、典章制度,交給野利任榮指定與謀劃。
元昊在改革禮樂時曾對野利任榮說:」王者制禮作樂,道在宜民,蕃俗以忠實為先,戰鬥為務」。這實在是採納了野利任榮提倡務實的高見。其實,野利任榮提出的務實精神,在元昊的倡導下,不僅在禮樂方面,在西夏的各個方面都表現出了重實際、輕形式,善於根據本國和本民族的具體情況而有所選擇。
獨居高樓,創製西夏文字,黨項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自己的文字。隨著黨項族的社會發展,先進的文化形態在生產發展的孕育以及其它民族文化的創擊中有了最新的胚胎。而文字的創製,正是這種胎動的客觀顯著表現。主觀上是黨項族一直使用漢族文字,為了鞏固民族語言,增強民族意識,憂國憂民的野利任榮認為創製一種作為黨項族表徵的黨項文字勢在必行。在元昊的大力支持下,野利任榮獨居一高樓上,根據漢字與藏文的若干特點,專心研修,廢寢忘食,不分白天黑夜,終於在短短几年後,既大慶元年(1036年)演繹出了西夏文字十二卷。西夏文字是野利任榮仿照漢字的造字特點,多採用會意合成法,例如:取水和土的各一部分合成泥字,地和動的各一部分合成震字等。西夏文字在不太長的時間裏被創製出來,既是黨項民族富有智慧的表現,同時也為西夏政治和文化的發展開闢了一個新紀元。野利任榮創製出西夏文字後,元昊下令遵為「國字」。頒布之時,群臣上表敬獻頌詞,舉國慶賀,並改元(廣運三年)為大慶元年以示慶祝。為了推廣這種文字,野利任榮派人到民間教習傳授,幫助他們使用西夏文字記事,並不辭辛勞,親自到過很多地方傳授、解惑。元昊規定西夏國內所有的文藝誥牒,一律都用新制夏字書寫。
由於野利任榮的積極推行和大力提倡,西夏字便廣泛地使用和迅速流行起來,上自官方文書,下至民間日常生活方面,都用新文字作為使用的工具。經過應用,西夏字也逐漸演繹成一套如漢字楷、草、隸、篆書體的固定體式。野利任榮創製西夏文字在當時是很有必要的,因為西夏的主體居民黨項族從來不曾有過自己的文字,他們在熱情建立自己的政權時期,迅速創製新文字用以鞏固民族語言,並從自己所熟悉的語言入手,來提高學習文字的效率,以利進一步普及和發展社會的知識文化。
主持蕃字院翻譯漢文典籍
野利任榮創製出西夏文字後,元昊在國家的政權中設立了「蕃字院」。元昊對蕃字院特別重視,特委任野得任榮來主持。元昊同吐蕃、回鶻及西域各國往來文書,一律用西夏文字書寫,由蕃字院擔任撰寫。除此之外,野利任榮主持蕃字院,通過翻譯漢文典籍,還學習漢族文化,掌握治理封建國家的一套本領。在蕃字院中,由野利任榮主持翻譯了《孝經》《爾雅》《四言雜字》等漢文典籍為西夏文,野利任榮還在黨項和漢族官僚子弟內,選拔品學兼優者,讓他們進入蕃字院學習,等到他們學業有成時,出題考問,根據他們的成績,授以大小官職。野利任榮的這種培養、選拔官吏,以科舉取士的辦法,對提高黨項地主階級的文化水平,意旨貴族豪強勢力的擴大,鞏固夏國封建政權具有積極的意義。
天授禮法延祚五年(1042年)七月,為西夏民生國計操勞一生的野利任榮去世。李元昊悲痛至極,三次前去祭奠,並且撫靈痛哭悲呼:「何奪我股肱之速也!」並給於厚葬,贈封為富平侯。天盛十四年(1162年)仁宗仁孝又追封野利任榮為廣惠王。
縱觀野利任榮一生,他不僅是一個有成就的大學者,而且還是一個有作為的遠見卓識的政治家。野利任榮能把二者結合為一身,這在西夏國黨項族人中是不多見的。
- 關鍵字搜索:
-
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