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克:「功名」心理作祟的「學歷門」(圖)

華人向來重視文憑,但是文憑「作假」的話又意味著什麼?

號稱「中國打工皇帝」的微軟前中國區總裁唐駿爆出「學歷門」,其實反映了華人的崇尚「功名」的心態。

對學歷幾乎到「迷信」地步的華人世界會出現「學歷門」這種問題,其實倒也不令人奇怪。

而涉及的學校—西太平洋大學在華人圈子其實也是相當有「名氣」的。

只不過,該校的名氣是因為這是一所「學位好拿」的「野雞大學」。

「出售文憑」

以前在臺灣,就因為一些民意代表說自己是這類Mushroom University (野雞大學)的畢業生,被人踢爆、傳為笑談。

美國國會審計總署GAO在2004年名為 Diploma Mill (文憑工廠)的國會報告當中,西太平洋大學就是受到調查的對象之一。

這次唐駿的「學歷門」事件,引爆了「學歷是否真代表了能力?」的爭議,如果說學歷真不代表能力,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想盡辦法來「美化」自己的簡歷?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的副院長劉爾鐸認為,學歷就好比古代的功名一樣,是進入官場、商場的「入場券」。

他說,一旦事業有成,那麼學位、學歷就不見得一定是那麼重要,只是要走出第一步,學位和學歷就不可少。

劉教授說,中國自古傳統就是功名第一,「非進士不得入翰林」,同樣的官員,有沒有學位,自己就會感到自卑。

他表示,如今中國的官場上,副部級以上的官員可能就不那麼重視學位,但是局處級的官員可能就需要學位來升遷、就算不能升遷,也可以作為「學者」,底氣似乎也「比較足」。

而當事人本身怕別人看不起的自卑心態、還有社會對高學位的人士的確另眼相看的事實,更是助長了學歷造假的風氣。

自卑心理

中國大陸和臺灣都曾經進行教育改革,主要的目的也就是希望普及高等教育、逐步的化除崇尚功名的心理。

但是至今華人世界對各個大學都會分個三六九等,遑論「不在乎」博士、碩士、學士等各級學位。

劉爾鐸教授說,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是—當事人想要借「學歷造假」達到什麼目的?如果目的有問題自然就會有人出面來戳穿謊言。

簡歷上有個高學位,就好像有個比較煽動的新聞標題一般,能夠發揮吸引注意力的Eye catching 作用。

可是照說,因為學有專精,所以學位越高、知識面應該是越狹窄,而且理論和實際是有距離的,故而時不時就會出現「讀書無用論」的呼聲。

而且這次「學歷門」在很大的層面上是屬於誠信的問題,如果一個企業上市的時候,主要經營人的學歷都是假的,那又如何能夠讓人相信這家企業的財務和運營會是公開、透明的?

博士原本代表的應該是一個人在學術研究上的成就,對其付出努力的肯定;當「造假」博士學位成為陞官發財的「敲門磚」、計算含金量的時候,從事學術研究的「真」博士們可能就是欲哭無淚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