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專家提示夏季嬰幼兒乘車更易中暑

 2010-07-03 13:16 桌面版 简体 0
    小字

入夏以來,每天都有中暑急症,其中不少是發生在車裡的,尤其是小兒,自家車、公交車都有,在悶熱的車廂裡很容易中暑。

家長意識薄弱

最近,最高氣溫都在30攝氏度以上,夏季腹瀉、生痱子、空調病、熱傷風、中暑等常見的夏季病又逐漸多了起來,很多家長在預防這些疾病的同時卻忽略了夏季汽車內也容易使寶寶中暑。

據瞭解,許多擁有家用汽車的父母出行時,如需臨時下車辦事,常會把孩子留在車內。他們或許對孩子誤動車內開關的可能性已經做了防範,但卻忽略了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車內高溫。據瞭解,每年都有兒童因為被父母有意或無意單獨留在車內而導致死亡的案例,而造成悲劇的主因就是車內高溫。記者隨機採訪了一些有孩子、有車子的家長,對於孩子可能會在車內中暑甚至致命的說法,有八成以上的家長表示這個說法很新鮮,從沒聽說過,並根本沒有想到過這個事情會這麼嚴重。家長意識的薄弱,是造成這些悲劇的關鍵之處。

體溫調節功能失調導致中暑

內蒙古天驕醫院保健醫師朱俊麗介紹,就算在陽光不算充足的情況下,停在室外的汽車內外溫差往往會高達7至10攝氏度,有時甚至更高。即使父母只是臨時下車買個飲料或和偶遇的朋友聊幾句,車內溫度也會在短短几分鐘內有極大變化。尤其在汽車門窗緊閉的情況下,10分鐘內,車內的溫度將急速提高6至7 攝氏度,這對他們來說都是非常危險的。因為車內溫度的快速上升可能會讓孩子出現體溫飆升、窒息等中暑的症狀,嚴重的話,不排除發生悲劇的可能。

朱俊麗大夫強調,低齡兒童更容易吸收熱量,因為嬰幼兒代謝旺盛,單位體重產熱量是成人的數倍,一旦散發不出去,體溫上升比成人更快。而小兒體溫調節系統發育尚不完全、不穩定,體溫調節功能很容易失調。一旦失去平衡,熱量在體內積聚,體溫上升,加之嬰幼兒在車內不能自由活動,很多兒童被安置在安全座裡,影響寶寶的散熱,便發生中暑。

車內中暑防與治

防止夏季中暑,盡量避免嬰幼兒乘車,尤其不可把寶寶單獨留在車內。此外,車內備足清涼飲用水,水分不足是中暑的重要原因。天氣炎熱,應喝淡鹽水或鹽汽水。夏季逢水果佳季,家長可以給孩子喝一些自榨的鮮果汁。

一旦發生中暑情況,要立即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內蒙古婦幼保健醫院兒內科主任醫師圖雅介紹,如果一旦寶寶在車內中暑,立即將寶寶移到通風、陰涼、乾燥的地方,如樹蔭下或涼爽的室內,然後讓寶寶仰臥,解開衣扣,脫去或鬆開衣服。如寶寶的衣服己被汗水濕透,應及時給寶寶更換乾衣服,如有條件可打開電扇或空調,以便盡快散熱,但注意風不要直接朝寶寶身上吹。如果寶寶的體溫很高,家長要用涼涼的濕毛巾冷敷寶寶頭部,或給寶寶洗溫水浴降溫。注意在寶寶意識清醒前不要讓其進食或喝水,意識清醒後可讓寶寶飲服綠豆湯和淡鹽水等解暑。如果情況緊急,立即送醫院就診或及時撥打120。
 

来源:新浪 健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