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慎入 中華民國的西安事變─韓戰(組圖)

 2010-07-02 18:4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韓戰不僅是冷戰初期震撼國際的大事,更與臺灣的命運息息相關,其源起必須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開始說起。 1945年8月6日,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二天後蘇聯對日宣戰,俄軍的裝甲洪流湧進了中國東北及朝鮮半島。依據盟軍之間的協議,進入朝鮮半島的俄軍與美軍以北緯38度線為對日受降之分界,此後蘇聯在北朝鮮境內積極扶植共黨勢力,隨著美蘇冷戰的加劇,1948年,朝鮮半島正式分裂成南方的大韓民國(韓國)與北方的朝鮮人民民主共和國(北韓)。

【自殷商貴族箕子開國以來,韓國的文化發展與政治型態即深受中國的影響,在歷史上或為中國的藩屬,或為領土。唐代對這個中國文化的繼承民族甚為肯定,故稱新羅朝之為「君子國」。其李朝與中國明代更是關係密切,舉凡文物衣冠、政府組織、章典學校皆與中國無異,在明亡後甚至鄙夷當時滿人主政的清朝,故自稱為 「小中華」。自近代以來,朝鮮與中國同樣都飽受日本帝國主義的蹂躪而淪為殖民地。下圖為韓戰期間在美軍所控制的漢城附近,一穿著傳統韓服的老翁與一擔任美軍雜役的孩童對望,配合著傾頹的街道背景,似乎在告訴了我們這個民族此時已經走到了命運的當口。】

民國三十八年(1949),國共內戰戰局逆轉,面對中國大陸遭到赤化的局勢,美國發表對華政策白皮書,將大陸淪陷的責任完全歸咎於中華民國政府,次年初,更宣布將臺灣與韓國摒棄在美軍太平洋防線之外。正因為美國對東亞共產勢力擴張的姑息,使得北韓在蘇聯慫恿下進一步向韓國發動侵略。 1950年6月25日清晨,北韓陸軍動員15個師、23萬人的部隊,在120部T-34/85戰車為前鋒下,開始越過38度線展開侵略韓國的行動。此時韓國軍隊雖有7個師、17萬人,但缺乏戰車等重型裝備,在奇襲之下僅有少數部隊進行抵抗,其他部隊大多一觸即潰,28日漢城淪陷。面對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美國政府隨即在6月27日獲得聯合國授權,動用武力擊退北韓侵略,同時命令美軍第7艦隊協防臺灣海峽,以防止中共對臺灣的蠢動。

【韓戰的爆發使得美國警覺到亞洲大陸的赤焰不會因為中共的勝利而停止,必須以武力加以遏制。圖為聯合國軍第一任統帥麥克阿瑟元帥與即將指揮仁川登陸作戰的史密斯少將,兩位都是二戰老將,指揮經驗與聲望皆不在話下。】

當美軍地面部隊介入韓戰初期,因準備不足,故未能抵擋北韓的南侵,所幸在美軍強大的空優武力與後勤支援下,北韓的攻勢自8月起逐漸被阻於洛東江一線。9月 15日,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上將,率領龐大兩棲艦隊登陸漢城外港仁川,一舉扭轉形式,不僅聯軍迅速收復了漢城,包圍了南侵的北韓部隊主力,更揮軍北上,跨越38度線、佔領平壤,直抵鴨綠江畔。

【圖為密蘇里主力艦正用其16英吋主砲猛烈轟擊仁川海岸,為即將登陸的友軍掃平障礙。這艘傳奇性的主力艦,此時再度扮演重要的角色。】

【1950年9月15日的仁川登陸,再次印證美軍在強大的海空力量下可以輕易恢復戰場的主動權,重新設定戰場的正面。下圖是美海軍陸戰隊第一師正準備搶灘登陸,激烈的艦砲轟炸之下,我們可以看到灘頭烈焰衝天,而北韓守軍在美軍登陸後即紛紛潰敗。】

【1950年10月1日美軍攻下漢城,圖為16日再克平壤,北韓軍死傷慘重,丟盔棄甲,全面向北潰退。而此時中共已經多次發表聲明,戰火不得越過38度線,決不許帝國主義勢力再次碰觸到中國的東北大門,否則將絕不坐視。在耶誕節之前就可以回家的宣傳下,美軍當時處於一片樂觀氣氛,並未重視中共的警告!】

就在美方瀋浸在韓戰行將勝利作結的樂觀情緒之際,從10月中開始,擔心北韓這個緩衝政權垮臺的中共,復因建政未久,各方面均仰賴蘇聯援助下,乃接受蘇聯的指使,以「中國人民抗美援朝志願軍」的名義,將第一批30個師、25萬人左右的兵力渡過鴨綠江,對聯軍發動大規模的攻勢。晝伏夜出的共軍,以其夜間滲透、奇襲的拿手伎倆,加之以人海戰術的震攝,迫使聯軍部隊撤退,左翼的第8軍團後撤至38度線及漢城以南,而右翼的第10軍更在嚴寒之下與共軍苦戰後,才在大批海空軍掩護下由興南搭船撤出。

【圖為1950年10月19日,30萬共軍以「抗美援朝」之名,跨過已經冰封的鴨綠江,向聯合國軍發動猛烈的攻勢。中共大軍的參戰,使得韓戰陷入膠著,這是出呼麥克阿瑟所領導的聯軍當局所意料之外的。從此韓戰演變成曠日持久的血腥拉鋸戰、消耗戰!】

【圖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蘇制IS2重型戰車。此時共軍雖已從蘇聯手中接收不少裝備而開始陸續編練裝甲師級之部隊,但實際上其陸軍之機械化程度依然偏低,作戰經驗也還不夠成熟。】

【圖為美海軍陸戰隊於酷寒的氣候下在長津湖東南之柳潭裡附近公路集結,準備要抵擋共軍的大攻勢。此時美軍發現自己所面對的是一群富於戰鬥經驗、組織嚴密、作戰英勇的對手,知道未來將有苦戰得打。】

【圖為1951年2月於漢城北面作戰的英軍。韓戰的聯合國軍,除了主力為美軍、韓國國防軍外,還包括了英、法、加、澳、土、斐等10幾個國家的陸地與海空武力。】

【圖為KB29空中加油機正在給 F84G戰機進行空中加油。強大的空中戰力,一直是美軍自二戰以來打贏戰爭的保證。】

【圖為1951年夏天剛抵達韓國的F86A行軍刀機。美軍剛參戰時,赫然發現自己的F84、F80等型戰機,已經無力應付北韓空軍所使用的蘇援米格15,故緊急調派新銳機種,方挽回頹勢。】

【難得的彩色照片,圖為澳大利亞的怒海式攻擊機,此時雖然已經是噴射動力戰機的天下,但活塞螺旋槳戰機仍有一席之地,交戰雙方皆有配備。而掌握絕對的制空、海權,使得聯合國軍得以由朝鮮半島東西海岸出動航艦兵力轟炸敵方。】

1951年1月,聯軍重整旗鼓再度發動反攻,在3月中收復漢城並重返38度線,隨後又擊退共軍二次攻勢,此後雙方開始進行停戰談判。在這一階段美國政府對韓國戰場的戰略出現轉折,希望將局勢恢復至戰前南北韓38度線分治的狀態即可,並導致堅持解放北韓的麥克阿瑟將軍被杜魯門總統撤換。在聯軍與北韓、中共談判期間,雙方又斷斷續續的爆發多次大規模衝突,直到1953年7月正式簽訂板門店停戰協議書,才算暫時結束了朝鮮半島上的血戰。

【1953年7月27日,聯合國軍代表克拉克與中國人民自願軍司令彭德懷簽定板門店停戰協定,為韓戰畫下句點;圖為簽字中的聯合國軍司令克拉克上將。多年來美國政府對韓戰諱莫若深,被稱為「被遺忘的戰爭」,不似越戰那樣廣泛地被美國社會所省思與討論。近年來已經有美國歷史學者稱之為「The First War We Lost!」認為這是美國近代史上第一次軍事挫敗。】

【圖為被韓國軍用斧頭砍下腦袋的中共偵查兵,韓國劊子手猙獰的笑容令人不寒而慄!殺戮與流血,是任何性質的戰爭中絕對無法免除的罪惡!根據劍橋世界戰爭史,韓戰中中國軍人共傷亡94萬人,聯合國軍則損失13萬餘,韓國軍12萬,北韓軍亦有20餘萬。人命如草芥,人類是否從中學得教訓?】

【共軍的天德山英雄連。韓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第一次與西方國家的正面對決,固然因為有蘇聯的武器支援,使得共軍得以與聯合國軍以和局收場,但實際上卻是損失慘重。近年來新披露的史料顯示,毛澤東甚為後悔替蘇聯打了韓戰,史達林許多對中共的許諾事後皆跳票,並就此種下7年後中蘇共決裂的種子。圖中共軍頭戴防寒帽,手持PPSH蘇制衝鋒槍,標準的俄式裝備。】

雖然韓戰對臺灣來說是在遙遠的朝鮮半島上進行,但美軍第7艦隊在戰爭爆發後協防臺灣,使我國在風雨飄渺之際獲得了喘息的機會,為日後臺灣奇蹟的誕生創造了有利契機。同時我國也曾基於聯合國會員的義務,建議派兵3師援助韓國戰場,雖然遭美方婉謝,卻可見我政府對韓戰與反共大業間唇齒相依的真知灼見。最後,韓戰結束後,14,067名反共義士決心投奔臺灣,成為建設臺灣的生力軍,也是我們所不能遺忘的。

【圖為我政工人員正在對中共戰俘進行政治教育。韓戰被俘中共軍之所以大量願意前來臺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中許多為在國共內戰中被俘、或投降的前國軍官兵。】

【下兩圖為韓戰中的戰火遺孤。戰爭中受創最大的,永遠是手無寸鐵的百姓,根據聯合國的統計,韓戰期間朝鮮半島共死亡平民超過百萬,3百多萬人流離失所,從此之後骨肉分離。】

韓戰的爆發與結果,雖然中華民國政府並未直接參與,但卻是保證兩岸分治局勢的關鍵性歷史事件。若非蘇聯的背後鼓動以及北韓共黨的躁進,本來已經在發表白皮書後對中國局勢完全放棄的美國也不會突然意識到臺灣在東亞圍堵體系的重要,第七艦隊也才會協防臺灣海峽,並隨後與國府簽訂共同防禦條約,給予各種軍經援助。正如蔣經國於1950年3月所云,此後百日為臺灣危急存亡之秋,所以稱韓戰為國府的「西安事變」,並非誇大之詞!毛澤東在韓戰爆發前多次叫囂要準備血洗臺灣,在韓戰之後也全成夢囈,臺灣局勢自此告穩,兩岸分治從此確立。

【圖為1950年宣布在臺復行視事的蔣中正。國府本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因為韓戰而轉危為安,得以從此立足於臺灣。中華民國的法統在臺灣得到了確保,這對中華民族的前途是利?是弊?還要留待歷史來檢驗。】

来源:博客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