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增強彈性 緩和國際壓力
【看中國特約記者李元翰綜合報導】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將推動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同時強調匯率不進行一次性重估調整。對此,國際社會紛紛表示歡迎,認為是人民幣升值的信號。不過,也有專家認為,這只是中國在G20峰會前作出的一種外交姿態,甚至還暗示人民幣有貶值的可能。
中國6月19號宣布增加人民幣匯率彈性,美國、加拿大、歐盟、日本、澳大利亞等國領導人普遍認為,中國的這項決定對於平衡世界經濟做出令人鼓舞的貢獻。
美國總統歐巴馬說,這是具有建設性的一步,將有助於全球經濟復甦。歐盟委員會表示,中國的決定有利於改變全球經濟失衡現象,也有利於歐元區經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卡恩認為,這將幫助提高中國家庭收入,並刺激投資轉向服務於中國消費者的領域。此前,他反對以強硬方式逼迫中國使人民幣升值。
但是美國參議員舒默認為,中國的舉動非常含糊而且有限,是在受到壓力下做出的典型回應。他不覺得中方會按遊戲規則辦事,會繼續推動立法,迫使人民幣升值。
美國指責中國人為低估人民幣價值,以獲得出口價格優勢。美國國會11月將舉行中期選舉,人民幣匯率近期再次成為美國政治的焦點話題。
財經評論家草庵居士對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臺說:「美國認為中國如果不去解決這匯率問題的話,我們可能從經濟手段上制裁你,可以通過加稅懲罰。你中國的內部矛盾、失業就會增加,中國的經濟會受影響。雙方都有這個牌在打。」
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10號警告,如果中國對匯率政策不採取行動,美國國會就將推動法案,實行反傾銷制裁和懲罰性關稅。不過,美中商會主席弗里斯比等商界領袖警告,這也將損害美國自身的利益。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17號反駁說,人民幣匯率問題不是造成國際金融危機的原因,也不是造成中美貿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更解決不了美國內儲蓄率過低、借債消費和失業等問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布蘭查德16號指出,人民幣升值符合中國自身利益。他同時警告說,美國必須大幅削減赤字才能保證世界經濟的健康發展。
中國人民銀行新聞發言人20號表示,在國際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候,許多國家貨幣對美元大幅貶值,而人民幣匯率保持了基本穩定,為亞洲乃至全球經濟復甦做出了巨大貢獻。
央行發言人強調,當前人民幣匯率不存在大幅波動和變化的基礎,重在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保持匯率基本穩定。
2005年中國實行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幅超過21%;直到2008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中國基本將匯率凍結在6.82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區間。
今年5月24號,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開幕式上表示,中國將根據自主性、可控性及持續性原則,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室主任曹紅輝說,人民幣恢復與一籃子貨幣掛鉤之後,可以出現雙向波動,也就是有升值、有貶值;但是他仍估計,年底前會升值3%至5%,這個升幅會導致出口企業損失800萬個職位。
被稱為「末日博士」、曾經準確預測美國樓市崩潰的著名經濟學家魯賓尼也說,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顯示人民幣不再與美元掛鉤,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人民幣會升值,反而可能是貶值。
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在英文《中國日報》發表文章說,大幅重估人民幣匯率將給中國經濟,尤其是製造業造成衝擊。
他表示,在美國的壓力之下,日本於1985年允許日圓升值。隨著1990年經濟泡沫的破滅,日本進入了長達10年的衰退期。如果中國重蹈日本的覆轍,那麼中國經濟將面臨更嚴重的後果。
19號進一步匯改宣布之後,中國就有經濟和評論人士通過網際網路發表評論認為,這是中國屈服於外國壓力的表現,最終將損害中國重要的出口部門。
不過,經濟學家何清漣指出:「更具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有助於推動中國經濟發展模式,從依賴出口轉為依賴消費,是抑制長期通脹壓力的途徑,有助於重新平衡中國經濟,也是防範資產價格泡沫化的關鍵。」
路透社分析指出,人民幣升值會增加外商在中國的投資和人工成本,外資利用可能下降。
而國內外經濟學家普遍認為,中國調整人民幣匯率,歸根到底是出於國內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也是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的必然趨勢。
- 關鍵字搜索:
-
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