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韓不戰不和…美日中俄最樂

本月25日是韓戰60週年紀念,南韓學者分析說,南北韓這種不戰不和的情勢拖了60年,主要原因是支持南韓的美國與日本,以及支持北韓的中國和俄羅斯都不願見到南北韓統一。

前高麗大學校長洪一植指出,統一的韓國不管靠向任何一邊,都會改變此區域的權力平衡。維持南北韓分裂,事實上可維護列強自身的安全。

韓國是冷戰的犧牲者是不爭的事實:1945年美國和蘇聯佔領韓國,造成韓國分裂,美蘇冷戰也一再阻礙南北韓統一。

但冷戰早已結束,韓戰卻繼續進行。

史學家樸明林說,北韓領導人金日成和金正日父子與美國勢不兩立的態度固然是重要因素,但美國不願與北韓打交道是更重要的原因。

他說,美國已與莫斯科、北京和越南關係正常化,但美國卻選擇「圍堵北韓,而不是與北韓交往與和平共處」。

他說:「我不懂,美國比北韓強大得多,但60年來,美國未能讓北韓進入國際社會,或邀請北韓加入國際社會。」

著有「韓戰」等著作的芝加哥大學韓國專家康明思(Bruce Cumings )對美國立場的解釋是,「我們從來不瞭解我們的敵人」。

他指出,幾十年來,美國決策者一直誤以為北韓是俄國和中國的傀儡,「蘇聯1991年解體後,美國研判北韓政權很快就會垮臺,但20年過去了,北韓依然屹立不搖」。

康明思很早就主張美國應進一步瞭解北韓。華盛頓國際政策研究中心北韓專家哈里森指出,60年來,美國錯失很多和平機會。

他說,他在1972年訪問金日成後,為金日成帶口信,表示他有意與美國交往,但被華府拒絕。

他說:「金日成是獨裁者,但他不想打另一場韓戰,想與美國關係正常化。」

前美國駐南韓大使葛雷格認為,布希2001年上臺後改變柯林頓的與北韓和解政策,錯失結束南北韓對立的機會。金正日特使2000年10月與柯林頓政府官員共進午餐,是雙方氣氛最好的時期。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