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陸豐七百畝良田被逼拋荒 村民抬穀芽上訪


山腳村村民坐擁數百畝良田卻不能耕種,只能眼睜睜看著秧苗被拿來餵魚。攝影:黃棟林


由於半年沒收入,住在破屋裡的蔡庭蹤一家只能靠紅薯充飢。攝影:黃棟林

6月17日,一場「龍舟水」剛剛過去,廣東省陸豐市河西鎮還被低低的烏雲籠罩著。遠眺該鎮山腳村山腳村小組的農田,一片綠油油的地塊似乎充滿生機;而走近一看,才發現滿目綠色並不是成片的水稻,而是吸飽雨水的雜草。「草地」旁邊是一塊塊秧田,裡面的水稻秧苗已經抽穗,卻沒有一棵插到稻田中。秧苗「熟透」後結出的稻穗,不少被村民割下餵魚。

插秧季節早已過去,山腳村小組村民卻將數百畝良田白白撂荒,其中有何隱情?6月17日,南方農村報記者前往山腳村小組一探究竟。

昨日還田而今討地

山腳村小組是一個規模頗大的村落,村民約2600人,農田約700畝。村民告訴記者,始於去年的分田動議是農田遭撂荒的根本原因。而這次土地調整距離上次僅僅過去了不到7年。

村民蔡國妹還記得,山腳村小組的上一次分田是在2003年。和當地的許多村莊一樣,作為勞動力輸出地的山腳村,前往珠三角等地打工經商是不少村民的主要謀生方式。由於當時要交農業稅,外出村民急於擺脫土地的負擔,因此紛紛要求把土地返還集體。

上述原因催生了山腳村小組本世紀的第一次分田行動。由於部分村民主動放棄承包權,因此這次土地調整拋棄了按人頭均分的原則,而是以抓鬮認領方式,將全村土地分給願意繼續種田的農戶。在這場分田活動中,村民蔡國妹一家分到了3畝,而蔡景波三兄弟分到了5.9畝,同村的蔡長雄乾脆向村裡「要」了8畝。

「估計有三成的村民當時根本就沒有想要農田。」蔡國妹說。不過幾年之後,曾經主動放棄承包權的村民們又突然對土地「珍惜」起來。

而在河西鎮委柯書記的印象中,2003年土地調整時主動放棄承包權而「失地」的農民已經達到該村村民總數的六成,這個數字讓他感到「很驚訝」。

2009年,7年前沒有分到田地的村民開始向河西鎮領導反映,要求重新分田。「免征農業稅,種糧有補貼,加之外面打工不好賺錢了,便想回家耕田。」對於這部分村民變卦的原因,蔡國妹分析道。

於是,2010年2月,新一輪土地調整隨之啟動。山腳村小組被細分成24個小組,每個小組約15戶120人,組長由村委會和村小組任命。每個組長領到由山腳村委會制定的土地安排表,上面有詳細畝數、範圍,組長們只需按照表格將承包土地進行分配就可以了。

土地分配表註明此次調整的有效期為15年(2010年1月20日至2024年12月20日),在此期間「不允許出賣、基建及開(挖)池(塘)等」。

外遷村民回村分田

隨後,24個分田小組組長們湊在一起將各自手中的表格加以對照,卻發現村委會的土地分配表和分地名單有「大問題」。

有人發現,每張表格中待分土地約為30畝,24張合計約800畝。在村民印象中,村裡明明有至少900畝地,這意味著100多畝地在此次土地調整中「不翼而飛」。幾名分田組長通過核對,發現村裡有幾塊地沒有列入此次分田的範圍,合計100多畝,數目剛好和分田表格的「缺口」畝數吻合。

此時,村裡傳言四起。有人稱這100多畝「計畫外」土地將轉為宅基地,由山腳村委會以每畝1萬元的價格對外出售。山腳村委會和山腳村小組幹部告訴前來詢問的村民,這些地將留作「靈活用地」。

另外,村民發現分田村民的花名冊也有蹊蹺。全村只有2600人左右,可名單上卻接近3000人,多出的幾百人都是戶籍已遷出山腳村小組的村民。其中第五分田小組多出3戶共37人,第十一小組多出1戶共6人。有人懷疑,這些「編外人員」名下的待分田地將被村委會轉租。

重重疑雲讓山腳村小組的土地調整裹足不前。由於調整方案遭到部分村民的堅決抵制,大部分組長不敢貿然分田。

不過,河西鎮委柯書記6月18日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村裡留用宅基地和確定分田對象都是村民代表自己簽名同意的,「儘管和相關法律有些相悖,但鎮委、鎮政府尊重村民的決定。」

眼看播種育秧季節迫近,「擱淺」的土地調整讓村民彷徨無措。2010年3月13日,一群不知秧田該在何處的村民便抬著大包發了芽的谷種來到汕尾市信訪局。信訪部門希望村民回去先把穀芽播下去,再解決分田問題。於是,村民便把穀芽播到自己之前的承包地上。但一直等到密密麻麻的秧苗開始抽穗,村裡的分田活動仍然沒有塵埃落定,這些秧苗至今沒有「歸宿」。

近半年無田可種的日子讓村中部分「土裡找食」的農民生活一下子陷入困頓。

村民蔡庭蹤一家六口人,原有的5畝半土地是他們的衣食之源。每年除留3000斤稻穀做口糧外,另外一半則賣掉變現作為日常花費和子女上學費用。一年下來,純收入不超過3000元。

現在,上半年即將過去,蔡家仍然顆粒無收。「子女太小,我又不能出門打工。」蔡庭蹤告訴記者,在無法種田的幾個月裡,全家人只能天天喝蕃薯粥。下學期4個子女的上學學費,成了老蔡目前最頭疼的事情。

新老田主糾紛驟起

「也有‘拳頭大’(有權有勢)的村民開始在老承包地上插秧,但整個村只種了20畝左右。」山腳村小組村民蔡長雄告訴記者。

2010年4月18日,村民蔡興昌發現一位分田組長準備在原屬自家的承包地上插秧,便出面阻止。對方告訴他,按照分田方案,這塊地已經不屬於蔡興昌了。於是雙方發生爭執,蔡被派出所拘留了5天。從此,再沒人在原承包地上耕種,村裡九成良田撂荒至今。

眼看新一季播種時節即將到來,分田一事仍然毫無動靜。而心急如焚的村民最擔心的是,倘若全年無收,不知以後日子該如何度過。

河西鎮委柯書記向南方農村報記者表示,鎮裡對山腳村小組分田一事很重視,鎮政府為此專門成立了由一名副鎮長牽頭的工作組,進村督促分田工作。

「我要求工作組每場會議都要有記錄,每次決定都要公開。」柯書記翻出一沓文件,轉頭對南方農村報記者說:「現在反對分田的主要是那些上次(土地調整)得到很多田的村民。」

對於現在仍有大片農田遭棄耕的問題,柯書記稱,山腳村經常遭到洪澇災害,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早稻幾乎不種,因為種了也會被水淹掉。「全鎮有4、5百畝土地因為受到洪水威脅而不種早稻。」

對於鎮裡的解釋,山腳村小組村民蔡長雄不以為然。他告訴記者,由於水利設施失修,本村農田確實常遭水浸,但農民還是年年在土地上勞作,去年上半年全村800畝土地還曾租給私人老闆耕種。「如果不種,還育秧田幹什麼?」蔡反問道。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