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星期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發表報告,警告中國銀行面臨壞帳的威脅,尤其是去年信貸激增,房屋貸款成為高風險領域。銀監會過去經常提醒銀行要注意風險管理,但是公開警告壞帳激增還是第一次。
這份128頁的報告警告說,一旦那些維持低利率的國家決定升息,那麼大量的資金就會離開中國,導致資產泡沫破裂。截止到去年年底,中國銀行壞帳總額4千2百65億人民幣,其中製造業壞帳比重最大,幾乎1千7百20億人民幣;接下來是批發零售行業,壞帳6百50億人民幣;跟地方政府息息相關的水電、交通、建築和郵政領域的壞帳8百30億。
國內投資市場顯然對銀行業前景悲觀,上市銀行價值低到不可思議的地步,彷彿一夜之間成為市場的棄兒,銀行股的投資窗口是在A股剛剛上市之時,他們被剝離了不良貸款,一身輕鬆到市場圈錢,但現在由於過度信貸需要再融資,顯示出這些金融機構多麼的缺乏競爭力,除了靠政策以外沒有別的辦法。如今中國官方公布的通貨膨脹已經超過3%的心理大關,再靠印鈔票彌補壞帳黑洞恐怕政權不保,但是眼睜睜看著銀行倒閉也不是辦法,救也不是、不救也不是。
新興產業還沒有跟上,商業倫理還沒有建立,但中國經濟結構已經處於深度調整時期。資本主義的經濟模式,市場經濟的基石就是一個字:信。
沒有了信譽,就就像是沙灘上的城堡,再好看也支撐不了幾天。我有一個親戚,在一個大都市的政府機關上班,算是公務員。有一天跟我講起自己的收入,我問他,你這樣的收入,每年豈不是要繳很多的稅?他回答說,一分錢不繳。為什麼呢?因為上報稅務局和審計署的財務報告是假的,這上面公務員的收入低於要繳稅的最低線,所以不需要繳稅。政府機關尚且如此,別的就更不用說了。
這位親戚還介紹說,如今在中國做生意一般都有三個帳本,一本是對公家的,一本是對內部員工的,還有一本是給合夥人看的,只有給合夥人看的才是真的。
在中國,誠信成了稀罕的東西,賺錢講究短平快,賺一筆就走,沒有品牌意識,缺乏長遠的經營,為什麼中國假貨這麼多?就是這個原因。政府欺騙百姓,百姓不相信政府,就是政府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也是一個騙字,所以說,中國的經濟數據,什麼失業率、GDP、通貨膨脹、工業產值等等,拿來看看也就是了,別太當真。就像龐士騙局一樣,總有紙包不住火的一天,但是在那之前,都是一派欣欣向榮、高速增長的和諧氣象。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東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