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吉斯動盪牽動美俄中緊張神經

發生在吉爾吉斯的地區騷亂仍在不斷升級。據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吉爾吉斯第二大城奧什和賈拉拉巴德等地區的騷亂迄今已造成124人死亡,1600多人受傷;但人道救援組織的估計遠超過此,紅十字會警告吉爾吉斯人道危機正急速惡化。而其他渠道的報導稱,騷亂事件造成的死亡實際人數已高達500人。

據在烽火四起的第二大城奧什市的烏茲別克裔民眾表示,吉爾吉斯裔暴亂份子進行種族屠殺行動,政府部隊甚至充當幫凶。媒體指吉爾吉斯已瀕臨崩潰邊緣。親俄的吉爾吉斯臨時政府已無力平亂,請求俄國派兵維和。

自本月10號吉爾吉斯與烏茲別克裔人爆發街頭衝突以來,奧什地區與西南部賈拉拉巴德死傷人數不斷升高,約有超過十萬名的烏茲別克裔難民逃入烏茲別克。烏茲別克已宣布十四日關閉邊界,不再接受越界而來的烏裔難民,並呼籲國際社會提供人道救援。

吉爾吉斯前政府是通過「鬱金香革命」上臺的,今年4月,反對派又以政府扣押其領袖為名掀起暴力示威活動,逼迫巴基耶夫辭職,並成立了以奧通巴耶娃為首的臨時政府。此後,原總統巴基耶夫的家鄉奧什衝突不斷。烏裔族群佔吉國第二大城奧什市人口的四成,佔賈拉拉巴德五成,他們主要支持吉爾吉斯新政權,而許多吉爾吉斯人則效忠四月遭罷黜的總統巴基耶夫。吉爾吉斯斯坦長期以來嚴重的內部矛盾,再加上吉臨時政府的權威性不足和應對不當,最近衝突再次惡化,引發了激烈的騷亂,終於使局勢呈現失控態勢。

吉爾吉斯動盪引發俄、美與中國關切。美俄在吉爾吉斯北部均有空軍基地,而吉爾吉斯又與中國接壤,吉爾吉斯動盪,不免牽動美、俄、中三國緊張神經。

我們知道,前蘇聯斯大林將奧什市所在的費迦納谷地進行分割,使其分屬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和塔吉克。一九九○年蘇聯瀕臨瓦解之際,烏裔和吉裔便爆發大規模種族衝突。隨後,衝突伴隨政治局勢的演變而愈演愈烈。

週一,以俄羅斯為首的區域組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已打破沉默,表示考慮派遣維和部隊進入吉爾吉斯。最新的消息說,俄羅斯及前蘇聯盟國可能會想吉爾吉斯運送包括直升機在內的軍需,但週一為吉爾吉斯內亂舉行會議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仍未就是否派兵作出任何決定。

美國也與俄羅斯保持接觸,密切關注局勢的演變。中亞的前蘇聯共和國一直是美國牽頭的阿富汗戰爭的補給基地。特別是美國使用吉國北部的瑪那斯空軍基地,以支援阿富汗任務。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中亞國家吉爾吉斯斯坦發生種族騷亂,威脅到為美國牽頭的阿富汗戰爭輸送人員和物資渠道的穩定性。美國國務院呼籲迅速恢復當地的和平與秩序,並支持聯合國和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找到解決方法的努力。

媒體分析,如果吉爾吉斯臨時政府不能有效控制局勢,該國將可能陷入內戰。吉爾吉斯斯坦與中國西部邊陲接壤,兩國共同邊界線長達1100多公里。由於吉爾吉斯斯坦對於中國來說十分敏感,在其國內政治派別未決出勝負之前,中國政府未對吉爾吉斯斯坦騷亂公開表態,保持謹慎。週一中國開展撤僑行動,中國南方航空公司赴吉爾吉斯斯坦執行撤僑行動的兩架包機先後抵達吉南部奧什機場。

總之,愈演愈烈的騷亂有可能擴大中亞這個具有戰略意義地區的動盪。吉爾吉斯局勢仍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其政治和經濟形勢將如何演變,各界都在密切關注。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