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系列(一): 戰地文化(組圖)
走在馬山觀測站隧道裡,領略當年金門的戰地生活。
馬山觀測所
馬山廣播站
這裡有一個馬山廣播站,鄧麗君就曾經在這裡向大陸喊出:" 親愛的大陸同胞們,你們好。我是鄧麗君。"
不過這個曾經是戒備森嚴的前哨陣地,現在只剩下附近一座山頭上寥寥無幾的軍人把守。
金門有無數這樣兩岸軍事對壘時代留下的戰場, 隧道、防空洞、碉堡等軍事設施,以及到處可見的坦克、戰鬥機;這些形成了金門非常特殊的戰地文化。
和夏門遙相呼應的三角堡
海岸邊的反登陸裝置-軌條砦
光是看還不夠,還要聽聽當地人講述他們的經歷。
金門縣長李沃士先生的家就在著名的古寧頭戰役戰場附近。他說,既使沒親身經歷過,也常聽老人們講述這段歷史。李沃士說:"我小時候就住裡面啊,他們都會講(那段歷史)啊,老人家還去幫助搬傷兵。當時有巷戰,雙方兵力有近距離接觸,戰鬥非常激烈。 "
古寧頭戰役發生在1949年10月;這場戰役兩軍損失慘重,解放軍登陸金門失敗,決定了兩岸幾十年的對峙局勢。
廢棄的坑道
反共標語
退伍上校林永塘的家也在古寧頭,林上校對這段歷史非常熟悉。他說:"49年古寧頭戰役共軍失利;54年發動炮戰,也就是九三炮戰,58年打八二三炮戰,之後就沒有戰鬥;接下來就是炮宣戰,一直到78年終止。"
林上校表示,他們的家就曾經遭到炮火襲擊,這樣的經歷促使他立志當一個軍人,而且選擇了炮兵。他說:"我選擇當炮兵;那時候我們的生活條件不好,還有因為我個人的經歷讓我覺得金門是兩岸對峙的受害者,我們家在戰場裡面,受到戰火的蹂躪,心理難免感到忿忿不平,就想將來有機會我會反擊。"
佈滿彈孔的民房
古寧頭戰史館
現在,林上校退役後從事著和小三通有關的商務。作為一個曾經隨時準備和對方開戰的軍人,他有很多的感受:"大環境在變,兩岸密切往來,難免在心理調適上會有遲疑,不過必須調整自己的心態來適應環境。"
戰地文化現在是金門旅遊的一大特色,不管是臺灣人還是大陸人到金門都希望看到完整的戰地文化遺蹟。
走地下隧道,參觀戰爭博物館,聽聽當年雙方的宣傳廣播,這一切都是寶貴的體驗。不過聽說當時很多宣傳口號標語被損壞,讓人難免惋惜。
金門縣長李沃士
退役少校林永塘
金門縣長李沃士說:"重要的軍事設施我們會盡量保存下來,人民是非常有智慧的,我們會把這一段當作歷史,會給我們很多教訓的歷史。"
"戰爭無情 和平無價",這可以說就是金門戰地文化讓人們體會到的歷史教訓。
- 關鍵字搜索:
-
金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