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民當掉李明博 韓媒:朝哭野笑(圖)


首爾市長吳世勛只贏對手2萬7千票,驚險蟬聯後向支持者致意。(美聯社)

被視為南韓總統李明博「期中考」的地方選舉結果出爐,主要在野黨民主黨爆冷大勝,顯示選民對李明博力推的改革和他對北韓的強硬立場給了不及格的分數;朝鮮日報更以「朝哭野笑」為選舉結果定調。

在野的民主黨在全國16個道知事(相當於省長)與市長拿下7席,執政的大國家黨4年前贏得的12席只剩6席。民主黨在228個基礎團體長中的91個選區獲勝,且攻陷大國家黨傳統票倉江原道,全黨振奮,大國家黨只贏83個選區。

總統府已表示「虛心接受民意」。專家說,李明博如果不希望2012年國會和總統大選的期末考死當,勢必得修正政策,以博民心。

民主黨主席丁世均要求國務總理鄭雲燦率內閣總辭,還要求政府全面改革國政,中斷4大江整頓工程,廢除世宗市修正案。綜觀種種跡象,地方選舉結果可能導致政局動盪。

南韓媒體分析,執政黨大敗,主因包括天安艦吸票效應落空,民眾擔心一黨獨大,李明博重新開放美國牛肉進口與遷都支票跳票不得人心,以及執政黨和支持者輕敵。

被視為李明博接班人的大國家黨主席鄭夢准、黨秘書長鄭炳國、美牛風暴後接任總統府秘書長鄭正佶,都在3日表明辭意。府與黨的人事將出現巨幅變動。

另一位明日之星,首爾市長吳世勛原被看好可順利連任,結果計票開始後一直落後民主黨的韓明淑,直到3日清晨5點才後來居上險勝,得票率47.5%,只贏韓明淑0.7%,差距不到2萬7,000票。

吳世勛以「實際上敗選」形容慘勝的心虛。專家指出,吳世勛開高走低,說明民心對李明博政府的向背。

原本輿論認為天安艦事件可鞏固執政黨選情,但民主黨指控當局打危機牌「北風」(北韓),讓選民趨向保守。

南韓前總統盧武鉉的3名核心幕僚金斗官、李光宰與安熙正,原被認為政治生命已窮途末路,卻能絕地大反攻,奪得慶尚南道、江原道和忠清南道3席知事寶座。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