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剩下一張嘴 鳩山不下臺也難(組圖)

鳩山由紀夫首相去年九月完成日本歷史性政黨輪替,沒想到才短短八個月,就出現嚴重的政權信賴危機,被迫下臺。

如果讓鳩山繼續幹下去,七月的參議院大選民主黨絕對沒有希望。說這話的不只是民主黨內的大老而已,連年輕的議員們也都對鳩山極度失望。

鳩山一日還到宮崎去視察當地牛豬口蹄疫疫情,卻被罵說「疫情發生了六週,已經撲殺了卅萬頭牛,你為甚麼現在才來?」鳩山執政末期動輒得咎,像是過街老鼠,到什麼地方都挨罵,這樣的政權怎能撐得下去?

鳩山剛上臺時以高達七成的支持率成為媒體寵兒,才八個月就只剩下十七趴,鳩山的領導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最大的原因就是鳩山亂開支票卻不斷搖擺,讓民眾和外國對他完全失去信心。美軍普天間機場遷移問題是他下臺導火線,他完全沒有預先規劃就喊出要讓基地遷離沖繩,找不到替代方案而面臨美國和國內壓力後,又貿然承諾在五月底前解決,最後又回到當初他所反對的方案,卻換來了美國的不信任,沖繩民眾的憤怒,德之島民眾群起反對,還鬧到聯合政權夥伴社民黨出走。鳩山作為最高領導人,如此缺乏資質與能力,堪稱近年來僅見。

當然所有的問題,並不能讓鳩山一個人承擔。民主黨拿到政權後,喊出要根絕稅金浪費,對前朝所遺留的一些政府法人機關進行經費大整肅,把一些退休官僚們空降半官方機構坐領高薪的事拿出來批鬥,確實大快人心。

但鳩山政府卻發放育兒津貼,增加國庫兩兆兩千億日圓支出,有如政策買票。其他如向官僚宣戰的「政治家主導」政策,最後證明只是空話,民主黨政權給人的印象是空話連篇,卻沒有實際作為。

鳩山本人與小澤一郎幹事長兩巨頭,在政權成立不久就染上「金權政治」的色彩,他們的秘書都遭到檢調起訴。金權掛勾向來是日本政界的惡習,民眾只能容忍,但領導人無能卻讓人無法忍受,終於逼得兩人一起下臺。


2010年6月2日,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在日本國會大廈正式宣布辭職。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