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衣材料的發展階段:棉麻(圖)

從赤身裸體到身著衣裳是華夏文明的一大進步,它不僅關乎身體的健康,而且也是中國古代社會文明化程度的一個標誌。製衣的材料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首先是取自動物的獸皮,然後才是利用各種自然纖維紡織的織品。《淮南子》云:「伯余作衣」,即黃帝時代的大臣伯余發明瞭衣裳。毫無疑問,黃帝時代中國已經處於農耕文明,伯余作衣的原料一定是由纖維編織而成。也就是說,我們的祖先早在6000至7000年前就已經發明瞭紡織技術。


麻類植物



唐 麻布


唐 麻鞋


唐 棉花

紡織的材料是各種自然纖維,包括葛、麻、棉等植物纖維以及羊毛、蠶絲等動物纖維。以畜牧業為主的古代遊牧民族多以羊毛作為紡織原料,而處於農耕社會的中華文明中心區域最早使用的則是葛、麻等植物類纖維。葛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莖長二三丈,從中抽取出的纖維可以用於紡織,織成的織物稱為葛布。但是,很快葛就被來源更豐富的麻所取代。麻是一大類植物的總稱,主要有苧麻、亞麻、大麻、黃麻、苘(qǐng)麻等品種。麻織物韌性大,吸濕性強,所製衣服具有挺括吸濕、透氣涼爽的優點,因此一直作為主要紡織原料沿用至宋代。但由於麻織物保暖性差,而且粗糙,因而宋代以後逐漸被棉織物取代,不再作為主要的服飾紡織原料。


唐 方格棉布


明 松江棉布


清 玄青緞雲紋對襟大鑲邊女棉褂

棉作為主要的紡織原料一直沿用至今。今天的長江、黃河流域都有棉花種植,但中國早期的棉花產地僅限於西北、西南和海南島等少數邊遠地區。宋代以前,廣大中原地區,富裕之人或有一定身份地位的官員多著絲織衣物,普通民眾的服飾仍以麻織物為主。宋代開始,棉花逐漸被引種至黃河和長江中下游流域。由於棉花產量增加,加之其輕薄舒適、吸濕保暖的優點,棉織物不斷增多。明代中期以後,棉織物完全取代麻織物,成為製作服裝的主要材料。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